兩年前,高中老師採用新聞議題當作教材,激起女兒對新聞的好奇心。可惜上課時間有限,課後女兒抱怨:「有聽沒懂,浪費時間」,轉而找我「補救教學」,討論新聞議題。
我一直擔心女兒們被網路、媒體訊息左右,又怕談生硬的新聞話題會引發「反彈」、被嫌說教,現在她們主動找上門,我們於是開始每週末一次新聞討論,名為「偉文講堂」——被女兒取出這麼尊敬老爸的名稱,好虛榮!
分享此事不是求自High。對苦於親子之間無話可說的父母而言,討論新聞議題是重啟對話的契機。
兩年前,高中老師採用新聞議題當作教材,激起女兒對新聞的好奇心。可惜上課時間有限,課後女兒抱怨:「有聽沒懂,浪費時間」,轉而找我「補救教學」,討論新聞議題。
我一直擔心女兒們被網路、媒體訊息左右,又怕談生硬的新聞話題會引發「反彈」、被嫌說教,現在她們主動找上門,我們於是開始每週末一次新聞討論,名為「偉文講堂」——被女兒取出這麼尊敬老爸的名稱,好虛榮!
分享此事不是求自High。對苦於親子之間無話可說的父母而言,討論新聞議題是重啟對話的契機。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發生未預期錯誤,請洽管理員
發生未預期錯誤,請洽管理員
親愛的讀者您好:
即日起,原 「商周知識庫」改名為 「商周線上讀」,
收錄內容、更新時間、功能服務等皆維持不變。
感謝一直以來的支持!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