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大武山的一杯咖啡

這個月初,國發會邀集新一屆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舉辦「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政策座談。與會者Fuyung Xiyi(林家豪)分享自己經營原住民電腦資訊勞動合作社的經驗,認為導入科技支持地方產業改革時,應該讓族人合作培養技術人才,文化才能永續。

這讓我想起在屏東嘗到的一杯咖啡。這杯咖啡來自Ulaljuc(吾拉魯滋)部落,背後有一段原鄉創生的故事。

二○○九年莫拉克風災摧毀了舊泰武部落,遷村後更名為Ulaljuc(排灣語,意指有四個小社區的大部落)。為了重建,族人展開考察,在山上找到日治時期的咖啡園,選定「有機精品咖啡」做為發展目標。如今,泰武鄉的咖啡種植面積已有一百二十六公頃、共一百七十八戶咖啡農戶;二○一六年開設的咖啡產業發展館,更是全國唯一能進行「有機咖啡後端加工驗證」的後製廠,全世界學員都可來此進修。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