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擴大市占率,不管獲利直直落

期貨市場惡性殺價「已經殺到底」

期貨商削價競爭的經營策略,已經嚴重衝擊整個期貨產業的發展。

十二月六日,富邦期貨經理(經營代客操作業務)公司向金管會提出明年元月一日解散的申請案,成為期貨經理市場首家退出市場的案例。但富邦期經退出,只是反映期貨產業發展窘境的一環,背後更大的原因,其實與期貨經紀業務惡性殺價策略息息相關。

因為近五年期貨市場成交量成長近十三倍,手續費卻像溜滑梯般地一路往下掉,至今手續費率僅餘五年前的十分之一,造成期貨商獲利衰退,去年十八家每股賺到一元以上,今年預估,每股盈餘超過一元者將只有九家。「業者殺價已經殺到底,不能再殺下去了。」寶來瑞富期貨副董兼總經理李文興說。

據資料統計,期貨市場年度總成交口數,九十年還不到五百萬口,到今年十月底,已逾八千萬口,成長十八倍。而五年前,平均一口手續費上千元,如今卻不到百元。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