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害你缺工的可能不是「人難找」,請自問:有龜毛檢討過流程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害你缺工的可能不是「人難找」,請自問:有龜毛檢討過流程嗎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 創新策略

害你缺工的可能不是「人難找」,請自問:有龜毛檢討過流程嗎

害你缺工的可能不是「人難找」,請自問:有龜毛檢討過流程嗎
缺工的外部環境變化我們無法控制,但是內部的持續改善活動,只要你願意投注心力、堅持就一定看得到效果。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江守智
江守智專欄 2023/08/02
摘要
  1. 缺工議題不是近幾年才浮上檯面,在產官學界至少已經吵了10年。但許多企業經營層一邊喊缺工,一邊看著公司內部流程、現場作業的浪費而無動於衷。
  2. 台灣人口老化和少子化是條不歸路,外部環境的變化我們無法控制,但是企業內部的持續改善活動,只要願意投注心力就會看到效果。
  3. 在缺工的大環境下,等政府救絕對緩不濟急。企業應正視營運管理的效率問題,若不知從何下手,可從人員、設備、物料、方法4個面向開始檢討。

缺工這件事,你會遇到、我也會遇到,台灣人口老化就是條不歸路。不能改變的叫「環境條件」,當你覺得很痛苦時,你的競爭對手也一樣害怕。

以下3段媒體報導,把年份日期遮起來,你就會發現,缺工議題早已在產官學界吵了至少10年。

為鼓勵本國勞工投入需高勞力的工作,勞委會推出「缺工獎勵」政策,第1至第2個月每個月補助勞工3000元,第3個月至第12個月每月補助5000元,一年可增加5萬6000元。——2013年7月21日《自由時報》報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行政院長賴清德聽取勞動部就「加速投資台灣解決缺工執行成果與檢討」提出報告,表示缺工議題涉及勞動力供給、產業環境及人力培育等多元面向,需要長期投入資源及跨部會緊密配合。——2018年7月24日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會後轉述,有關產業缺工的部分,他當場請台下所有會員代表若有缺工的請舉手,結果幾乎所有產業都舉手。——2023年7月17日行政院長與商業領袖座談會。

作為一名管理顧問,我看到許多企業經營層或高階主管,一邊喊缺工,一邊看著公司內部流程、現場作業顯而易見的浪費而無動於衷。

我常說,外部環境變化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但是內部的持續改善活動只要你願意投注心力、堅持就一定看得到效果。在大缺工時代下,企業應該要認知到自己對於缺工這件事的3個盲點,才有機會突破困境、持續成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缺工困境,企業有3階段的3盲點

台灣企業面臨缺工的真實三部曲。
台灣企業面臨缺工的真實三部曲。 (來源:精實管理顧問江守智)

盲點1:面對缺工很無助,但也沒想辦法解決

企業存在許多營運上的問題,但似乎想檢討也無從著手,因為平常沒有特別注意營運流程該如何改善。

我在企業現場,經常看到流程系統端疊床架屋,人員總是花時間來回修改文件,管理專案進度也要等長官指示。製造現場的品質檢驗、重修或是出現大量半成品庫存,也時常造成人員和資源浪費。

「嘆缺工」無法解決問題,建議你打起精神、睜開眼睛,好好檢視自家的實際情況有哪些問題。

盲點2:覺得自動化是條路,沒搞清楚目的就花錢幹下去

我自己曾多次體重破百又再瘦下來,最大的體悟就是,人在混亂無助時,會把希望寄託在「單次行動」上,例如想靠特定飲食法期望3天就見效。如果要我每天快走6公里、控制總熱量、多喝水、有充足睡眠,但要3個月後才看得到效果,很容易就氣餒。

缺工議題跟減肥很像,有許多要注意、討論、決策的事項,人不免把希望寄託在單次行動上——「自動化」。因為千人千面難以成事,乾脆劍走偏鋒,直接透過系統流程與生產製造端的自動化,徹底解決人員問題。

剛好最近遇到一個很經典的企業改善案,跟大家分享。在某雞隻屠宰廠內,有項工作是要人員吊掛燙毛後的雞隻、將其翅膀向下拉。起初大家都在討論怎麼透過自動化設備,取代拉翅膀的作業,但後來越想越不對勁,怎麼會從「目的」開始檢討呢?

其實員工要拉翅的理由是,避免雞翅膀在後續分切作業中被機器誤傷,而影響產品價值。因此,人工拉翅的真正目的是,不要在分切時傷到雞翅。拉不拉翅只是方法之一。

貿然導入自動化,也只是模仿現在的動作而已。你的浪費、無效率甚至會隨著自動化大量釋出;資本支出增加,浪費也跟著增加,這絕不會是我們樂見的事情。方法無他,先從自身檢討流程改善做起吧!

盲點3:躺平不動,等政府開放移工

還有比看見問題但不知從何下手、妄想靠自動化解決所有問題更糟的做法,就是要政府負責。政府成立少子化辦公室、完善生養方案,終究是緩不濟急,所以引進移工就變成許多企業極力敦促政府通關的重點項目。

企業本來就處在競爭環境中,不可能靠政府解決所有問題。今天3K(骯髒、辛苦、危險)產業沒人想做,請移工飲鴆止渴,釜底抽薪的辦法還是改善生產第一線的工作條件。

我曾經詢問上市櫃企業廠長,面對訂單成長、人員不足時,現在怎麼應對?他回:「老師,我們就借牌啊!」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公司核定可申請移工的數量不敷使用時,就跟其他公司借人。我聽到的當下,真的覺得傻眼又疑惑。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我覺得已經不能稱作「解決」,而是要叫「應付」了。

正視企業營運問題,才有機會在大缺工環境下殺出血路

我想提醒所有企業經營者與高階主管們,在所有人都面對缺工的大環境下,應該正視營運管理的效率如何優化。如果不知從何做起,你可以從人員、設備、物料、方法4個面向開始檢討:

  • 人員:優化人員的動作、量化作業效率,並確保作業品質一致。
  • 設備:減少設備的異常情況、做到快速排除故障,並優化換模、換線的時間。
  • 物料:保持物料的先進先出、減少呆滯品,或減少半成品庫存等。
  • 方法:檢討人員工作的負荷量、作業範圍,以及優化加工方式等。

製造現場是由各種細節堆砌而成,「耐煩」的檢討才是成敗關鍵,絕對沒有「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回事。

自己的改變,就是正視問題的開端。我看到許多深謀遠慮甚至大聲疾呼的企業領導人鴨子划水做,甚至也帶領同業一起持續改善。缺工問題不是只有你會遇到,但努力改善就只有你能做到!共勉之。

*本文經「精實管理顧問江守智」授權轉載並修改,原文:唉叫、花錢、政府要支援,卻不願改善—台灣企業面臨缺工的真實三部曲

作者簡介

江守智

政大EMBA全球企業家組、政大企管系畢業;多家上市櫃企業、跨產業龍頭的精實管理顧問;2017年《經理人月刊》百大MVP經理人得主;暢銷書《豐田精實管理的翻轉獲利秘密》作者。

聚焦豐田精實管理領域的企業顧問,近年來幫助客戶推動改善、消除浪費、提升效率並取得顯著效益,包括聯華食品(1231)、宜特科技(3289)、宏亞食品(1236)、毛寶(1732)等多家上市櫃企業、產業龍頭、隱形冠軍。

著有《豐田精實管理的翻轉獲利秘密》、《豐田精實管理現場執行筆記》。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出國搭機選擇航空公司時,您最看重以下哪一點?
1. 機票價格
2. 飛行安全
3. 航班時間
4. 座位舒適度
5. 機上服務
6. 航空公司品牌形象
7. 哩程累積和兌換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航空排行榜》大韓航空擊敗卡達得第一,因為經濟艙座位特大
豐田式管理 精實管理 自動化 政府 缺工 移工
江守智專欄
江守智專欄
江守智
展開箭頭

企業顧問,結合日本豐田集團研修及跨產業實務經驗的管理學識背景,以精實管理協助企業提質、增效、降本、減存。過去十年內輔導過聯華食品、宏亞食品、宜特科技、聯合骨科、毛寶、永進機械、瓜瓜園等多家上市櫃企業及產業龍頭。曾獲選「百大MVP經理人」,著有《豐田精實管理的翻轉獲利秘密》、《豐田精實管理現場執行筆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