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部在2024年9月拍板決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勞工基本工資從2萬7470元調升至2萬8590元、時薪從183元調高至190元,勞工保險級距分級表第一級也提高至2萬8590元。勞保費率則從12%調升至12.5%,代表雇主與勞工每月繳交的勞保費用也將提高。本文整理2025年勞保投保級距、勞保級距如何計算及查詢,與勞保級距與勞保保費、健保保費對照表。
勞保、健保、勞退的級距,以及保費計算方式皆不同,以下整理114年各項保費與保險級距的對照表:
上表不含勞工職業災害保險費(簡稱職保),職保費率依投保單位行業別而有不同,且全數由雇主負擔,員工不需繳納職保保費。
自2025年起勞工保險投保薪資級距分成12個等級,從第一級2萬8590元到第12級4萬5800元,即使實際薪資高於4萬5800元,投保薪資仍以4萬5800元為上限;薪資低於2萬8590元時,也應以2萬8590元投保。
等級 | 月薪資總額範圍 | 月投保薪資級距 |
第1級 | 28,590元以下 | 28,590元 |
第2級 | 28,591元~28,800元 | 28,800元 |
第3級 | 28,801元~30,300元 | 30,300元 |
第4級 | 30,301元~31,800元 | 31,800元 |
第5級 | 31,801元~33,300元 | 33,300元 |
第6級 | 33,301元~34,800元 | 34,800元 |
第7級 | 34,801元~36,300元 | 36,300元 |
第8級 | 36,301元~38,200元 | 38,200元 |
第9級 | 38,201元~40,100元 | 40,100元 |
第10級 | 40,101元~42,000元 | 42,000元 |
第11級 | 42,001元~43,900元 | 43,900元 |
第12級 | 43,901元以上 | 45,800元 |
資料來源: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
1.職業訓練機構受訓者:薪資總額低於2萬7600元時適用,超過2萬7600元、未達最低工資者,應依勞保投保薪資級距表第一級(2萬8590元)申報。
2.部分工時勞工:薪資低於1萬2540元時適用,超過1萬2540元者應依「職業訓練機構受訓者」規定薪資申報。月薪低於1萬1100元時,仍應以1萬1100元投保。
3.庇護性就業身心障礙者:薪資低於1萬2540元時適用,超過1萬2540元者應依「職業訓練機構受訓者」規定申報。月薪低於6000元時,仍應以6000元投保。
勞保投保級距是依據《勞工保險條例》規定制定的等級制度,投保單位必須按照員工的月薪資總額,對照「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來申報投保薪資。
勞保級距主要用於計算勞保費用,會決定勞工與雇主每月需繳納的保險費用,同時也會影響勞工未來可領取的各項保險給付金額。
雇主若有高薪低報的情況、未按勞工的實際薪資投保對應的勞健保級距,除了影響勞工權益,也可能被勞保局和健保局開罰。
勞保的月投保薪資由勞工月薪資總額決定,以本薪、職務津貼、全勤獎金、加班費、伙食津貼等「經常性給與」為準,年終獎金、考積獎金、三節獎金、實報實銷費用等「恩惠性給與」不列入計算。每月收入不固定者,則以最近3個月收入的平均計算。
若員工的薪資總額有所變動,投保單位可在每年2月及8月申報調整投保級距,也可因應實際需求按月或按季調整,調整後的投保薪資自通知的次月1日生效。
2025年勞保費率由現行12%調整為12.5%(勞保普通事故保險費率11.5%、就業保險費率1%),費用負擔比例為勞工20%、雇主70%、政府10%。
不清楚自己的勞保投保級距時,該怎麼查詢?根據《個人資料保護法》和《政府資訊公開法》規定,勞保級距僅供本人或投保單位(雇主)查詢,且雇主僅可查詢被保險人在職期其間的投保資料。查詢管道:
1.線上查詢:
2.ATM查詢:使用勞動保障卡至發卡銀行ATM,或攜帶中華郵政金融卡至郵局ATM,即可查詢最近6筆勞保異動資料。
3.電話查詢:撥打(02)23961266#3111,說明個人姓名、出生年月日、身分證號及最近各個服務單位的名稱,即可查詢勞保投保總年資。
4.臨櫃查詢:攜帶附照片的證件正本(身分證、駕照、護照、健保IC卡),即可查詢完整投保紀錄。若委託他人查詢需額外準備委託書(含雙方基本資料)、雙方身分證件正本及印章。
若雇主想查詢投保資訊,一樣可至勞保局網站「e化服務系統」查詢員工在職時的資料。或是可攜帶單位和負責人印章,以及查詢人的身分證明文件至勞保局各地辦事處臨櫃查詢。
也可利用信函的方式,註明單位保險證號、員工姓名、出生年月日、身分證號,並在書面資料上蓋有單位及負責人印章,寄送至勞保局(台北市羅斯福路1段4號)以書面查詢。
此外,當公司有核算老年給付需求時,可撥打02-23961266#3111,提供屆齡退休員工姓名、出生年月日、身分證號、單位保險證號、中文名稱,查詢員工投保資訊。
核稿編輯:陳虹伶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