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半年淨利崩近9成、這類店倒最快⋯中國餐飲業大逃殺!疫後創業潮怎變倒閉潮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半年淨利崩近9成、這類店倒最快⋯中國餐飲業大逃殺!疫後創業潮怎變倒閉潮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趨勢中國

半年淨利崩近9成、這類店倒最快⋯中國餐飲業大逃殺!疫後創業潮怎變倒閉潮

半年淨利崩近9成、這類店倒最快⋯中國餐飲業大逃殺!疫後創業潮怎變倒閉潮
過去一年中國近300萬家餐廳收攤,創下歷史新高。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中央社
中央社 2025/03/26
摘要
  1. 中國經濟放緩,消費萎縮,去年創紀錄倒閉近300萬家餐廳,平均壽命僅約 500 天,北京更降至一年。許多業者因高租金、低客流而無法支撐。
  2. 疫後大量新手湧入餐飲業,但低價競爭加劇,餐廳為求生存削減利潤。去年上半年北京餐飲業淨利潤暴跌 88%,其中又以中價位餐廳最易破產。
  3. 近來中國政府在「兩會」上承諾破除內捲競爭,但短期內仍充滿變數。

北京市郊一處破舊倉庫堆積著一排排大型冰箱、工業爐灶和商用麵包烤箱,等待轉售給餐飲業者。正檢查著這些二手廚房設備的銷售商說,去年每個月拆除200家餐廳,比前年多270%。在中國經濟不振、消費萎縮之際,去年創紀錄倒閉近300萬餐廳。

德國之聲中文網近日引述這名38歲二手廚房設備銷售商安大偉(音譯)說,「對於普通人來說,開餐館幾乎注定會失敗」。

據表示,倉庫裡每台電器背後都有一家北京餐廳倒閉的故事。這些餐廳的業主往往將積蓄押注於COVID-19疫情後經濟的復甦,但隨著中國經濟放緩,消費者盡量在外出用餐方面縮減開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因此引發了一場價格戰,例如人民幣9.9元(約合新台幣45元)的咖啡、99元的4人套餐。

報導提到,擴大內需是中國官方今年首要任務,盼藉此抵消美國關稅以及曠日持久房市危機造成的影響,但是2月通膨率以去年1月以來最快的速度下降,讓人擔憂通縮進一步加劇。

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餐廳月倒閉率逾15%

安大偉和他的團隊去年每月拆除200家餐廳,比前一年多270%。與此同時,企業註冊訊息網站企查查的數據顯示,中國倒閉的餐飲公司數量創歷史新高,接近300萬家

安大偉說,「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每月餐廳的關閉率超過10%,有時甚至超過1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附近一個空蕩蕩的商場,一家麵包店開業14個月後倒閉。店鋪經理說,每月5萬元的高額租金和低客流量是關門的原因。

這名經理說,「人們沒錢了。即便有錢,也不願意像以前那樣花錢,因為生活不易

中價位餐廳最慘!去年上半年淨利暴跌88%

分析指出,中國餐廳的平均壽命僅約500天,在北京市甚至降至一年。市政部門的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北京餐廳淨利潤暴跌88%,而每人收費100至120元的中檔餐廳更容易破產,因為賺不夠成本。

安大偉說,價格競爭白熱化,許多餐廳以不斷更新的菜單來吸引倦怠的顧客,為生存苦苦掙扎,不少餐廳被迫將成本削減至每名顧客70至80元。

在本月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上,中國官員承諾破除「內捲式」(過度競爭、彼此消耗)競爭,而餐飲業是問題最明顯領域之一。

去年許多餐館倒閉的同時,中國食品和飲料行業總收入增幅也從2023年的20.4%放緩至5.3%。倖存的餐飲業者不得不大幅削減利潤率勉強維生。

安大偉將價格戰追溯到2023年。當時中國取消了疫情限制,房地產、教育、金融和科技等行業大規模裁員之後,餐飲業大量新人湧入。

安大偉補充說,惡性競爭最終還是對消費者不利,「一旦餐館承受不住不斷地虧錢,就會想方設法有所進帳,而這只能透過降低食材品質」。

責任編輯:林思妍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中國 創業 消費降級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
展開箭頭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