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能幫忙「內推」的,往往不是熟人?有效人脈的1個關鍵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能幫忙「內推」的,往往不是熟人?有效人脈的1個關鍵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能幫忙「內推」的,往往不是熟人?有效人脈的1個關鍵

能幫忙「內推」的,往往不是熟人?有效人脈的1個關鍵
跨領域、非同業的「弱連結」,有時更能在工作上帶來幫助。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洪雪珍
洪雪珍專欄 2021/11/16
摘要

1.陌生人可能是貴人。多與陌生人交談,可能蘊藏著不可思議的好事在裡面。

2.經營人脈時,除了經營同產業、同職業、同公司的熟人,跨領域、非同業的「弱連結」有時更能在工作上為我們帶來幫助。

我喜歡跟陌生人搭訕,再度證明這會帶來好運!

日前,清晨我原本要搭高鐵最早一班6:26,但是到高雄已經8:40,而教課是9:00,勢必會遲到!這是從未發生過的事,讓我有些不安。

4:30起床,到台北車站才5:45,有一位女性排在我前面,我們自然聊起來。她說6:26這班車在每站都停,我應該搭6:30這班,這時候我才發現訂錯車!於是馬上改票,8:15便可以到達,教課完全不會遲到,非常開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整天都覺得好運

我的個性迷糊,本來就會經常出錯,訂錯票於我是正常的事;但是沒有進一步確認,主要還是因為最近忙爸爸住院、出院,以及照顧的事情,暈頭轉向,就沒有餘裕想太多。還好,跟陌生人聊了一下,及時挽救錯誤,心x裡安定許多,不禁低呼一句:「今天真的太幸運了!」

當有人一早就有幸運的感覺,一定會發揮感染的力量,一整天都覺得幸運。平常時間,我喜歡研究「好運」這個主題,再跟這件事相印證,發現好運是可以做到日常管理,讓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感到自己是好運的人。而研究指出兩點:

1.愛說話的人,比沉默寡言的人來得好運。
2.愛交朋友的人,比內向害羞的人來得好運。

英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通往咖啡店的路上放置一張鈔票,結果有兩種,第一類人視而不見,繼續往前走;第二類人撿起來,進去咖啡店,有人還多買了咖啡請其他陌生人喝,並且聊起天來。後來追蹤這兩類人的心理反應,沒有撿鈔票的人這一天都沒有特殊的心情變化,相反地,撿起鈔票並請陌生人喝咖啡的,一整天都覺得自己好運連連,莫名地開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我們要路不拾遺,也避免違法,並不鼓勵第二種行為;但是這個實驗,卻教導我們讓自己好運的兩個要領:

1.意外可能是驚喜:開放心胸,接納任何意外,因為可能會有不在預期的好事發生。
2.陌生人可能是貴人:多與陌生人交談,可能蘊藏著不可思議的好事在裡面。

介紹你工作的,可能是路人甲

現在大家都知道經營人脈的重要,但是很少人知道陌生人也是重要的人脈。因為經營人脈為的是增加機會,但是既然稱之為「機會」,就表示它是「隨機發生」,不在既定規畫內,所以有時刻意經營的人際關係,未必比得上一次跟路人甲的聊天,而這路人甲有可能是在某個社交場合,或是網路世界的社群平台。

因此在教求職時,我向來鼓勵大家在經營人脈上,除了經營相同領域的熟人,包括同產業、同職業、或同公司的人,也非常鼓勵大家跨出領域,和非同業的人互動與連結。因為很多時候,工作機會不見得是熟人介紹來的,反而是隔了好幾層的陌生人引薦而來。這個事實,是很多人預想不到的,也被嚴重忽略。

熟人稱為「強連結」,陌生人稱為「弱連結」。不論心理實驗或職場統計,能夠介紹工作給你的人,極有可能是弱連結。我都開玩笑說,路人甲也有可能是你的伯樂。可見得在經營好運這件事,陌生人是關鍵!

「弱連結」這個名詞,是史丹佛大學教授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在1974年提出。他針對100名年輕人做研究,想了解他們是怎麼找到工作的,結果發現54人是靠人際關係,更令人訝異的是其中只有17%從熟人那裡得知工作訊息,高達83%是從平常不太連絡的「點頭之交」獲取相關情報。

像我有幾次工作機會,都是「點頭之交」,甚至陌生人介紹。像我離開《聯合報》,到台北愛樂電台,是創辦人夏迪來邀請我去的。夏迪在《聯合報》擔任記者時,多年來跟我背對背坐,從未講過一句話,後來卻成了我的老闆。

離開人力銀行後,我出新書,只在台北辦一場發表會,會後簽書時大排長龍,開課公司的高階主管也在隊伍中,事先我不認識她,第一次見面她就向我提出邀請,後來我們合作推出斜槓課程。

善待每個人、珍惜每個緣分

誰會帶給你好運?當然是人。多增加與人的接觸,機會自然會多;有了機會,願意多嘗試的人,就會開創出好運旺旺。因此不妨打開心胸,多參與不同的圈子,和不同的人交往。就算是點頭之交,也會帶來好運。所以平常不要宅在家,多往外走,因為—出路、出路,出門才有路!人緣、人緣,有人才有緣。

既然陌生人有可能是貴人,我們必須善待職場上相遇的任何一個人,製造好的機緣、善的循環,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誰會為我們的職涯帶來噩運或好運。

本文摘自「洪雪珍粉絲專頁」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鍾守沂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陌生人 弱連結 強連結 工作 內部推薦 人脈
洪雪珍專欄
洪雪珍專欄
洪雪珍
展開箭頭

暢銷職場作家 

FB粉絲團:https://goo.gl/0slQx5
LINE@: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YouTube:https://reurl.cc/jD2nn
第二曲線學院:https://www.curve2.tw/

學歷:政大新聞系、台大商學所
歷任:yes123求職網-副總經理、自由時報-行銷經理、台北愛樂電台-協理兼行銷總監、聯合報-主編
專欄:yahoo、商周網站、今周刊網站、大人社團等
線上寫作課:個人品牌寫作力
著作:《這世界,是留給膽子大的人 》《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哪有工作不委屈,沒有工作你會更委屈》


作者: 洪雪珍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2/1/1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