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這張時間軸,我們可以清楚看出人生轉場的獨特性。剛出社會時,我們不必靠人脈或經驗就可被錄取、還有穩定的薪水可領,開始了我們的工作(job),但人生轉場、創造我們的事業(career)可就不同了,他不是等離職從零開始,它通常在你還在工作時就慢慢構思成形,通常經過兩、三年的醞釀,才得以成氣候。
一位熱愛美甲的朋友曾跟我分享她的美甲師的奇幻旅程。在新竹有位曾於台積電及科技大廠領有百萬年薪的軟體工程師,在十多年前金融海嘯時,看到園區內許多公司紛紛放起了無薪假,深感自己除寫軟體外好像沒有第二專長。
喜歡打扮美美的她決定去考美甲師證照接案。為了增加美甲功力,她透過網路徵求練習對象(只收材料費),考取證照後開始於下班後兼職收費,她優秀的配色與設計,很快吸引許多穩定客源。
她想辦法請長假、開始了全天型經營,直到白天也有了穩定客源後、才正式跟公司遞辭呈。從5坪大工作室起步,陸續考取日本及荷蘭各大認證檢定、到現在與夥伴共同成立創業全科班證及美甲證照學院(露比亞緹RubyArt),成為目前新竹屬一屬二的高階講師。
整個過程中,可以看出她很有事業心、勇往直前的衝刺取得她的夢想,但也可以看出她步步為營,在腳步還沒踩穩之前、沒有貿然辭職。
從工作轉為終生職志是最容易的。因它已具備市場、又有能力勝任,只要添加「想要」的誘因進去,它就有機會改頭換面、成為你的終身職志。
例如一位游泳池救生員,因擅長且喜愛游泳、又希望能盡一己之力救人而考取救生員執照,進而擔任全職救生員。但私人泳池本身深度僅約140公分,也有許多安全設施,基本上它只需要監看狀況、負責水質檢測、泳池環境清潔等,幾年做下來頗感無力。
後來它發展了自己的游泳教學YouTube 頻道,示範正確的游泳姿勢、以及基本的救生知識,累積不少訂閱,陸續有泳客專程前來諮詢調整泳姿,他不但有了另一筆教學收入、也重拾對游泳的熱情。
像這個例子,就是在空間或時間上添加「想要」的誘因。一旦加了「想要」,你不必棄業,反而是讓工作得到了重生再造。
培琳提到心理學家研究,所謂的「想要」是結合了長期而穩定的興趣與專注,當在做想要的事情時,會進入心流( flow)狀態。
心流是一種極度專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興奮及充實感。它的條件是需同時具備 技術與挑戰性,但若太難以達成又會產生焦慮,可達成但稍難的目的性事物,就愈容易產生心流。「當你做某件事會進入flow時,它就有可能是你的想要。」
仔細回想,每當我寫想寫的議題時,不需聽音樂也不需喝水,直到最後一個字為止。之後,才會驚覺自己肚子好餓、口好渴。這也許就是「心流」狀態吧!
產業分析,使用SWOT、OKR工作法等,都是找出市場的方法。但透過吃喝玩樂、享受生活,更能激發出充滿創意的火花。
「找市場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一定要有研究者的精神,不要陷在同溫層、或點就想闖天下。」培琳強調。
聽她這麼說,我聯想到蛋塔、娃娃機,還有前陣子流行下鄉當小農。培琳補充:「當我們在收集資料時,最好也要評估市場來源是否中立、筆者或研究單位的背景是否有特定立場支持。在蒐集各種面向之後,提出自己的見解,才能找到真正的市場!」
在家CEO,賺進後半輩子從家開始:30、40、50世代,找出陪自己到老的工作與收入
作者: 林黛羚
出版社:原點
出版日期:2019/12/16
作者簡介
林黛羚
生活場域的觀念生產者。以實際對話的採訪形式,觀察探討關於生活及住的一切,並以自己擅長的方式持續傳遞正向價值。
至今著有《後半輩子最想住的家》、《從斷捨離開始,打造你的新家感!》、《想住一輩子的家》、《這輩子一定要當一次農夫》、《會說故事的空間》、《老屋綠改造》、《樂在原木生活》、《改造老房子》......等書。
YouTube:alinghome
Line ID:@ddn4393c
部落格:好宅好人好生活
FB:林黛羚
責任編輯:梁喆棣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