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給35到55歲的你》如何創造一份「陪你到老的收入」?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給35到55歲的你》如何創造一份「陪你到老的收入」?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給35到55歲的你》如何創造一份「陪你到老的收入」?

給35到55歲的你》如何創造一份「陪你到老的收入」?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林黛羚
精選書摘 2020/07/17
摘要
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即將邁向85歲,正規的工作卻只能讓我們做到65歲左右,我們該如何度過剩餘的歲月?怎麼賺進後半輩子的收入與自我實現?


透過這張時間軸,我們可以清楚看出人生轉場的獨特性。剛出社會時,我們不必靠人脈或經驗就可被錄取、還有穩定的薪水可領,開始了我們的工作(job),但人生轉場、創造我們的事業(career)可就不同了,他不是等離職從零開始,它通常在你還在工作時就慢慢構思成形,通常經過兩、三年的醞釀,才得以成氣候。

請長假創業,既留後路也勇往直前

一位熱愛美甲的朋友曾跟我分享她的美甲師的奇幻旅程。在新竹有位曾於台積電及科技大廠領有百萬年薪的軟體工程師,在十多年前金融海嘯時,看到園區內許多公司紛紛放起了無薪假,深感自己除寫軟體外好像沒有第二專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喜歡打扮美美的她決定去考美甲師證照接案。為了增加美甲功力,她透過網路徵求練習對象(只收材料費),考取證照後開始於下班後兼職收費,她優秀的配色與設計,很快吸引許多穩定客源。

她想辦法請長假、開始了全天型經營,直到白天也有了穩定客源後、才正式跟公司遞辭呈。從5坪大工作室起步,陸續考取日本及荷蘭各大認證檢定、到現在與夥伴共同成立創業全科班證及美甲證照學院(露比亞緹RubyArt),成為目前新竹屬一屬二的高階講師。

整個過程中,可以看出她很有事業心、勇往直前的衝刺取得她的夢想,但也可以看出她步步為營,在腳步還沒踩穩之前、沒有貿然辭職。

市場+ 能力+ 想要= 終生職志

尋找轉換跑道的契機,可以從原先的工作和私領域的愛好,這兩個面向開始檢視。

從工作轉為終生職志是最容易的。因它已具備市場、又有能力勝任,只要添加「想要」的誘因進去,它就有機會改頭換面、成為你的終身職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一位游泳池救生員,因擅長且喜愛游泳、又希望能盡一己之力救人而考取救生員執照,進而擔任全職救生員。但私人泳池本身深度僅約140公分,也有許多安全設施,基本上它只需要監看狀況、負責水質檢測、泳池環境清潔等,幾年做下來頗感無力。

後來它發展了自己的游泳教學YouTube 頻道,示範正確的游泳姿勢、以及基本的救生知識,累積不少訂閱,陸續有泳客專程前來諮詢調整泳姿,他不但有了另一筆教學收入、也重拾對游泳的熱情。

像這個例子,就是在空間或時間上添加「想要」的誘因。一旦加了「想要」,你不必棄業,反而是讓工作得到了重生再造。

怎麼知道自己「想要」?「心流」狀態是關鍵

只是,在這三個元素中,能力與市場,皆能透過數據與表現來判斷其價值。但往往一談起「想要」就麻煩了,是三者間最讓人難以確認的一件事。一開始充滿熱情去打拼,但過了熱戀期就慢慢降溫。然後又突然發現這不是自己要的,於是再去尋覓下一個想要。

培琳提到心理學家研究,所謂的「想要」是結合了長期而穩定的興趣與專注,當在做想要的事情時,會進入心流( flow)狀態。

心流是一種極度專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興奮及充實感。它的條件是需同時具備 技術與挑戰性,但若太難以達成又會產生焦慮,可達成但稍難的目的性事物,就愈容易產生心流。「當你做某件事會進入flow時,它就有可能是你的想要。」

仔細回想,每當我寫想寫的議題時,不需聽音樂也不需喝水,直到最後一個字為止。之後,才會驚覺自己肚子好餓、口好渴。這也許就是「心流」狀態吧!

怎麼找市場?活用社群、享樂玩耍找需求

至於市場,則可分為現有及未來。現有市場目標 明確(例如經營手工沖泡咖啡店),但競爭者眾,你需要更精進或更獨特才能生意比別人好。未來市場處於混沌狀態,不過好處就是可以去創造它、創造需求。

產業分析,使用SWOT、OKR工作法等,都是找出市場的方法。但透過吃喝玩樂、享受生活,更能激發出充滿創意的火花。

「找市場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一定要有研究者的精神,不要陷在同溫層、或點就想闖天下。」培琳強調。

聽她這麼說,我聯想到蛋塔、娃娃機,還有前陣子流行下鄉當小農。培琳補充:「當我們在收集資料時,最好也要評估市場來源是否中立、筆者或研究單位的背景是否有特定立場支持。在蒐集各種面向之後,提出自己的見解,才能找到真正的市場!」

書籍簡介

在家CEO,賺進後半輩子從家開始:30、40、50世代,找出陪自己到老的工作與收入


作者: 林黛羚

出版社:原點 

出版日期:2019/12/16

作者簡介

林黛羚

生活場域的觀念生產者。以實際對話的採訪形式,觀察探討關於生活及住的一切,並以自己擅長的方式持續傳遞正向價值。

至今著有《後半輩子最想住的家》、《從斷捨離開始,打造你的新家感!》、《想住一輩子的家》、《這輩子一定要當一次農夫》、《會說故事的空間》、《老屋綠改造》、《樂在原木生活》、《改造老房子》......等書。

  YouTube:alinghome
  Line ID:@ddn4393c
  部落格:好宅好人好生活
  FB:林黛羚

責任編輯:梁喆棣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中年創業 中年轉職 創造市場 心流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