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好萊塢製作人性醜聞》為什麼職場遇到性侵,總是受害者離開?性侵的重點不是性,是權力!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好萊塢製作人性醜聞》為什麼職場遇到性侵,總是受害者離開?性侵的重點不是性,是權力!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好萊塢製作人性醜聞》為什麼職場遇到性侵,總是受害者離開?性侵的重點不是性,是權力!

好萊塢製作人性醜聞》為什麼職場遇到性侵,總是受害者離開?性侵的重點不是性,是權力!
臉書
撰文者:郭晉吾
教育online 2017/10/20

好萊塢著名製片人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對眾多女星性騷擾的案件相信必定令許多讀者深有所感。即便在好萊塢中有如此亮麗成就的女星,也同樣無法免於受到這樣的侵犯和屈辱,這到底是怎麼造成的?

性騷擾的本質,其實是種「權力的騷擾」,也就是對方騷擾的不只是你的身體,更重要的是騷擾你的「尊嚴」,藉由「騷擾你的尊嚴」來展現出對方在權力上與你不平等的地位:我想要看到你只能受我控制,聽命於我,無法反抗。這種權力不對等的關係會出現在幾乎任何地方:家庭關係,職場位置,師生關係,年紀大小,不同性別,社會地位差異。當其中一方想要展現自己的權力的時候,性騷擾就會是可能的手段之一。

但這麼惡劣的心理狀態又是怎麼出現的呢?難道這些權力在手的騷擾者都沒有感受到對方的恐懼、排斥嗎?近幾年的心理學研究發現,是的,當人擁有權力時,對他人的情緒反應和同理心都會明顯的下降,而且這裡所謂的權力不只包含實質上的階級、上下關係,甚至連只是想像自己擁有權力,都能讓人短暫的失去同理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他人失去同理心的情況,在其他多個實驗中表現成各種現象:小組討論時忽視其他組員而獨占發言時間;開車時忽視行人安全;法官接受賄賂等。我們可以說,各種形式的權力,都會讓我們逐漸失去與他人的共感與同理心,基本上,幾乎可說就是失去人性。

綜合以上兩個論點,我們可以描繪出性騷擾的真實樣貌:在關係中擁有較高權力的一方,在失去同理心,為了想要展現、證明自己的權力,而侵犯他人。所以加害者通常不會只侵犯一人,因為在權力的影響下,能夠侵犯越多人,感覺自己的權力越強大。

另外要注意的是,你的個人特質、社會地位等等與被騷擾這件事並沒有絕對關係,很可能你在社會地位上權力很大,但在與對方的關係中卻是權力較弱的一方。如同即使地位高如影后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與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在偉斯坦面前仍然會變成權力較小的被侵犯者。

我們其實都有可能在某些時候失去對他人的同理心與共感,而做出不符合人性的行為,這可以說是隨時潛藏在人類腦中的一種邪惡誘惑,誘惑你以傷害、騷擾他人的方式,破壞對方的尊嚴,並滿足自己擁有權力的慾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如果不想成為被權力消去同理心的人的話,反覆練習自省就是重要的課題。抵抗這種誘惑的唯一藥方,仍然是「同理心」,在不同的社會角色中,不斷的提醒自己,有沒有對自己的家人同理,對自己的同儕、下屬同理,對不同的性別同理,對擁有較少資源的人同理。這樣的練習除了讓你重拾人性外,也能幫助你做出更正確的判斷,在良好的社會中,任何需要犧牲他人的決策都不會是最好的決定,了解你的權力展現不需要透過性騷擾他人來表現,而是透過與他人合作,達成讓所有人都有所得的結果,才是展現權力的最好用途與方法。

最後,也最重要的,當我們自己在職場上被騷擾、被侵害者的時候,要提醒自己,這並不是妳個人的問題!並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麼讓人覺得可以騷擾你的事,這是因為對方失去人性的想要在你身上表現他擁有的權力;但這種權力通常是來自於不健全的結構,例如對勞工缺乏保護的法律,對員工沒有保障的公司制度,對孩童、對女性不友善的社會文化等。

如果你身處在無法撼動的結構裡,例如主管相互包庇的工作環境,那麼,請趕快逃走。不要害怕逃走,逃走並不表示你是弱者或放棄了,逃走是為了保護你擁有的尊嚴。

也許也可以選擇留下來,為了扭轉局勢,賭一把能不能成為這裡的成功者,像好萊塢女星們一般;但如果繼續在這個結構裡,只是不可能翻身的受壓迫者,留下來註定會受到身心傷害的話,不管怎麼樣都不會划算。請不要害怕逃走,沒有人的尊嚴應該受到這種傷害。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你絕對不會是孤獨的受害者,加害者不會只騷擾一個人,如同這次溫斯坦的事件,當第一則報導與第一位受害者挺身而出之後,那些沉默隱忍的眾多受害者也紛紛現身,即便如溫斯坦這樣的電影巨頭也無法阻止這些人的指控,終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不要怕抵抗,也不要怕逃走。只要你不甘成為受害者,這兩個都是好選擇。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2025大阪萬博會開幕!你最感興趣的亮點是?
1. 17公尺巨型鋼彈
2. 世界最大木造環形建築「大屋根環」
3. 台灣館「TECH WORLD」
4. 8大生命主題展館
5. 未來社會展區科技體驗
6. 沉靜式燈光秀、光雕秀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職場 製作人 好萊塢 人性
教育online
教育online
作者共筆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提供教育新知、議題、現象的討論平台,從親子的教養話題到教育的哲學思辨,協助關心教育的讀者探觸更多精彩的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