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發現中國人一奇妙特性,他的決定讓快停產車在中國長紅30年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父親還注意到中國社會的另一個特殊之處:追求跟別人保持一致。要說是對平等的渴望也可以。一個人有的東西,另一個也想要。總感覺到自己吃虧,是一種很普遍的心態。 我父親從這些觀察中得出了一些有趣的見解,這些見解後來在他在中國的工作中被證明十分有用。這些觀察不只得自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街道上與店鋪裡的日常生活,而是也來自於他自己的家庭。 別人有的,自己也想要 當父親告知1979年冬天要前去拜訪,他的一個姊姊請他帶一只手錶,但不是隨便哪一款,而是她在同事那裡看到的某一款。當他把手錶交給這個姊姊,結果其他姊妹也都想要同樣的款式。 2年後他第二次去南京拜訪,在我們啟程很久之前,祖父就寄來一封信,裡面列了一長串我父親應該帶去的物品。當時祖父的清單上還包括我所有姑姑要的髮夾和時髦飾品。我還記得父親覺得這件事很好笑,姑姑們當時都五十多歲了,不過鄰居和同事有的東西,她們就也想要。 我祖父的話則一定要港幣。他有一個鄰居的姪子住在香港,而這位姪子送了他叔叔2000港幣。那個鄰居驕傲的告訴了我祖父這件事。 我父親是在發現他父親深感失望時,才意外了解到這件事。因為他沒有像鄰居的姪子也帶港幣來。雖然他固定寄錢,有時寄美元,有時寄德國馬克。他父親把這些錢存放在一個上鎖的抽屜裡,作為應急的救命錢,但那畢竟不是港幣。 電視機的情況也類似。我祖父看中了一款特定的型號。那是一台索尼牌9吋黑白電視機,這個機型大約相當於現在一台平板電腦的尺寸,而且在歐洲已是即將停產的型號。沒有人還想要小型黑白電視機了,所有人都在買彩色電視機。 在中國,還幾乎沒有誰買得起彩色電視機,不過在1979年,黑白電視機已經有一點普及。日本電子公司索尼甚至把這個情況變成一種專門的生意:公司在全球回收自己生產的過時型號,然後賣到剛開始接觸電視的中國來。 父親主動表示,他可以送他另一台好上許多的電視機。但是不行,祖父一定要那一款黑白電視,因為他知道別的南京人也有這一款。所以父親買了祖父想要的型號,全南京只有這間店有賣這一款。 結果就如同祖父所期盼的,在那之後,整個大家庭和鄰居們,每到晚上,都會坐在院子裡,著迷的盯著這個迷你螢幕看。保護膜還貼在機器上,也不打算撕下來。 共產制度下的消費心理 這種追求一致性的消費需求,可以說是共產主義直接造成的:無止無盡的齊頭平等,加上經濟匱乏。 由於產品的選擇與數量有限,而且基本糧食還要配給,只能用糧票購買,所以如果有人拿到其他人沒有的東西,立刻就會引起注目。女人別一個髮夾,男人戴了太陽眼鏡,立刻就會引起嫉妒。 在最早的經濟改革以及市場經濟的逐漸導入之後,統一工資制度就不復存在了。但是很多人仍然本能的保持謹慎,不願在人群中突出。這種心態持續了很多年。在毛澤東時代,人的獨特性被消滅了。 福斯引進中國的第一個車款:一個就夠了 我父親對中國市場的具體策略,就是從所有這些經歷和印象中得出來的。 當福斯汽車在狼堡要決定把哪些車款引進中國時,父親說:一個型號就夠了。因為汽車確實也不例外:開放後第一代的中國消費者並不喜歡多樣化。 福斯汽車和上海夥伴最後選擇了桑塔納,這在德國當時已經是即將停產的車款。它很快在中國獲得了新生。中國這時候的氛圍是:少一點共產主義,多一點勇氣!下海! (編按:福斯1981年推出的桑塔納在歐洲銷售狀況不佳,1985年就在德國本土停售。但1983年引入上海、1985年於中國正式生產後,大受歡迎,成為中國一個時代的「國民車」,鼎盛時期有高達60%的市占率。) *本文摘自麥田出版《父親,福斯汽車與中國》 {DS_BOX_38931}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5.01.16
焦點 AI時代「掌握人性」將成為最有價值的稀缺能力!亞州人性專家「奸的好人-江健勇」徹底破解人性邏輯,20年來開創亞州最受歡迎的人性實戰課程。 ,因此,掌握人性才是第一要務!」... 2024.03.15
職場 老闆、主管都下指令,該聽誰的?在職場盡忠前先看懂人性 君華年輕有為,工作勤勉、處事明快,不到30歲,已成為辦公室人人看好的大黑馬,接連被上級委予重任。眼看就要更上一層樓,卻意外栽了個大觔斗。 出手的是君華的部門主管稟鋒,他擁有無數海外經驗、載譽歸國,才剛被公司重金延攬。董事長對此人事安排寄予厚望,期待稟鋒能導入外商雷厲風行的績效管理制度,幫助公司擺脫傳產包袱。 然而,這畢竟是一間家族企業,空降的專業經理人,難免給人莫測高深的印象。董事長一方面看重稟鋒的手腕,另方面也憂心稟鋒下手不知輕重。於是,君華這個 忠誠、辦事牢靠,又十分熟悉組織運作的員工,便成為董事長運籌帷幄的不二人選。 由於部門主管空缺好一陣子,君華對於董事長直接下達指令的情況已經習以為常。於是,收到董事長的吩咐:「幫我多看著點稟鋒,有什麼事情就來告訴我。」胸無城府的君華也如實照辦。舉凡部門例會的頻率變更、推行專案的進度時程,甚至稟鋒跟其他部門鬧了點小彆扭,君華都如實告知董事長。 日子一久,再遲鈍的同事都能感覺得出來,君華的存在宛如「小東廠」,耳目直達天聽,還有密傳聖旨的權力,任誰都對君華敬畏三分。 君華喜不自勝,認為自己盡本分效忠,替董事長「看守」一匹由外加入、不知是否能順利馴化的野馬。他更發揮了預先警示的作用,在會議裡當面提醒稟鋒,某些決策恐有觸犯天條之虞,最好及早調整。 稟鋒表面不動聲色,在第一季交出亮麗成績後,便迅雷不及掩耳的將君華轉調至新職。那個職位,看似權力更大,實則發配邊疆,雖打著研發的名號,但多年來始終做不出什麼名堂。至此,君華的職涯等同於被判了緩刑。 君華不解,也憤慨,由稟鋒主導的人事調派令,董事長沒有異議。他給君華的理由是:「趁著年輕,多去各處轉轉。新單位沒有直屬主管,全靠單兵作戰,很適合磨練心性。」 這番說詞,讓君華發現自己已成棄子。只是,兢兢業業的服從董事長命令,竟淪落到流放的境地,君華不知道自己的「忠誠」哪裡出問題?還是,在爾虞我詐的職場無間道上,本來就不必太過「忠誠」? 職場上沒有好人壞人,只有商人和凡人 直到現在,我仍相信職場「忠誠」的必要價值。不過,職場裡不是每一件事,都得用「忠誠」的標準來檢視。 跳脫職場「好人」或「壞人」的二元區分,董事長、稟鋒,其實只是「商人」和「凡人」。商人以謀逐利益為優先,而凡人的心思通常很單純,董事長想要密切掌握組織裡的大小動態,以確保營運順利;身為空降主管的稟鋒,則極需在短時間內證明能力,建立他的主管威信。 所以,與其把力氣花在「牽制」、「監視」,不如花點心思想想,如何「牽成」、「媒合」雙方的目標與需求,在兩者間扮演好潤滑與疏通的角色。因為,被大老闆欽點,居中作為「眼線」,不代表你已經成為他的「心腹」。 被私相授予上達天聽的特權,有時是上位者的一種激勵手段,驅使員工成為達成目標的殺手鐧。達成目標後,無論是眼線或殺手鐧,皆可丟棄、翻臉不認。 給主管尊重和善意,是幫自己備好保護傘 因此,端正「心術」,比費盡「心機」,更能在職場逢凶化吉。雖然組織裡的最高主管,握有員工去留的生殺決斷大權,但直屬主管的評價與建言,往往至為關鍵,能在緊要關頭力挽狂瀾、或就此翻盤。 對直屬主管展現尊重及善意,便是職場工作者優先鍛鍊的心術。永遠不要忽視你的直屬主管,留意對方能夠坐上這個位子,一定有你不知道、而且不擅長的本事。對這個本事保持戒慎,而不是時時刺探、當面質疑,起碼要懂得善用直屬主管在位的羽翼,為自己提前買一把保護傘。 也不妨借重既定權限的劃分,作為你的防護緩衝。當大老闆直接下達的命令已經超出負荷,請不要照單全收。嘗試向雙方送出軟性提示,「這已經超乎你的權限所及,你願意為組織搭起化解歧異的橋樑,讓各方真實、公開的交流與較量。」 君華栽的跟斗,是很好的借鏡,在奉命行事前,先考量到每一位主事者的利益和目標,就不容易落入愚忠的圈套。職場無間道的存活之道,是保護好自己的刀鞘,引導主事者將刀口運用在正確的地方,不要輕易淪為借刀殺人的兇器。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