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交際應酬、當發言人、辦活動...一個資深公關人的感嘆:年輕人對公關專業全是誤解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交際應酬、當發言人、辦活動...一個資深公關人的感嘆:年輕人對公關專業全是誤解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交際應酬、當發言人、辦活動...一個資深公關人的感嘆:年輕人對公關專業全是誤解

交際應酬、當發言人、辦活動...一個資深公關人的感嘆:年輕人對公關專業全是誤解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l_56525114
撰文者:謝宇程
學與業壯遊 2015/08/31

許多年輕人畢業找工作,常常是瞎貓在找死耗子,因為對於企業裡的各種專業其實一無所悉,包括許多上過企管學的學生,甚至企管系畢業的學生。

「例如,對於『公關』這個職位,歷年來的面試,大學、碩士畢業生,知道它是做什麼的根本沒幾個。當我問他們對公關的認知,得到的答案常是:1) 擅長交際、2) 擔任公司發言人、3) 主要的功能是辦活動。」精英公關副總經黃婉茹理告訴我,這顯示了:他們自以為對公關的一切了解,都是誤解。

什麼這些想法錯了嗎?公關應該是、可以是什麼樣的面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先掃盲:公關不是酒侍、吃飯、聊天

黃婉茹雖然很年輕,但是因為從大學畢業一直就待在公關業界,已經有十一年的資歷,而且在她任職的集團內部,轉過四個不同產業、不同渠道的公關公司,和許多公司的公關部門合作,且已任職副總經理的職位。為什麼在她看來,年輕人對公關專業竟然全是誤解呢?

首先,公關的主要工作難道不是交際嗎,不是要陪吃飯喝酒嗎?不,那是酒店、夜店的公關,但是這個行業,和企業界的公關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不同的行業,千萬不要搞混。

「我總是告訴這個行業的新進同仁,公關不是包裝業。如果你用對的方式做公關,你的工作就不包括圓謊,不需要,甚至不應該把死的說成活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好像有許多人認為當公關要天天陪記者吃飯耶?

「有人這樣做,但不表示這有效。其實,正因為效果不好,所以我不會花大量時間做這件事。你這麼想吧,假若說你想讓一篇正面報導曝光,或是想讓一篇負面報導不曝光,你請記者吃飯企圖影響他,但他的主管呢?更高層主管呢?你能請多少客?這些高層的身分和職責,能被你一餐飯收買?」黃副總回答。

其次,擔任公司發言人的,常常不是公關人員。當公司正式發言人的,通常是最高主管,或是對產品、公司策略熟悉的人,也就是說話要有分量的人,媒體需要直接針對這樣位階的人提問,才能直接問到營運和技術的具體內容,也最有在文章中引述的代表性。公關人員會和記者溝通,對公司高層提供對外發言的建議,但是他們本身不會是公司發言人。

最後,公關也不只是辦活動的單位。活動是溝通觀念的管道與工具之一,但並不是公關專業的核心。

那公關到底是什麼樣的專業?

公關也不只傳播、廣告、新聞稿

首先,公關專業的任務與目標,是提升一個公司的品牌、形象,與公眾認同。所以,每當企業出岔子、爆醜聞,公關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品牌、形象、公眾認同已經搖搖欲墜,可以一夕崩壞。但諷刺的是,「這時候才想起公關其實根本太遲,表示這間公司的公關策略是根本錯誤的,或是平常太不受重視」黃副總說。

但是,這樣的目標要如何達到?不同的公關,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答案,也分出了不同的層次。

最常見的方法就是當大聲公:將訊息以新聞、廣告等方式向外投放,創造曝光。有很久的一段時間,這個方法被視為最重要的方法,甚至唯一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公關這個職位,常常會和傳播連在一起,比較老一輩的人,會以為有傳播、廣告背景的年輕人適合做公關,同時會認為公關常需要靠人際手腕來打通關節。

但是,只會製造訊息然後向外投放的公關,漸漸開始面對一個困難:他們愈來愈沒有影響力。消費者看多了廣告,會知道形象不見得等於實質。每當企業被揭了瘡疤、被爆了黑幕,平常營造的形象往往薄如窗紙,一戳見洞。

於是,一些公關專家向前踏了一步,從「大聲公」進展到「電話線」。這些公關專家帶著企業傾聽公眾的聲音,以及員工、消費者、公司周邊社區的意見。在一個案例之中,某化工廠發生臭味氣體外漏,引起周邊居民不滿及恐慌,就是在公關專家的建議下,主動接待周邊居民並接受提問,公開各種資料,針對居民的質疑清晰說明氣體成分、各種風險的控管機制,終於讓周邊居民安心信任,化解了對立抗爭。

會發話的公關到處都是,就像大部分的廚師都能做出讓人吃飽的飯菜。懂得幫助公司對話的公關就比較少,就像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還不見得是每個廚師都做得到。

但即使如此,也不是公關的全部。

最好的公關不做化妝師,早就幫企業看得遠

黃婉茹的長期客戶之一,是國內知名便利超商。在雙方合作過程中,食安問題一直是黃副總強調與重視的課題,因為站在公關的角度看,會發現消費者對於食安愈來愈重視,只要發生一次食安醜聞,之後再怎麼彌補,也不見得能補得起來。

因為公關的考量,這間超商在發生食安風暴前就成立食安部門,並且和公關一起研究所有可能會出問題的環節:例如夏天涼麵容易滋生細菌、飲料的添加物與熱量容易導致健康疑慮。而這間超商,也就依據這一分研究結果,一方面進行嚴格控制把關,另一方面準備詳細的資料。

果不期然,後來新聞媒體每兩三個月就會做食安方面的專題,時常拿食物進行化驗,或是對食物的健康影響提出質疑。而這間超商因為及早下了苦功,在各種抽檢、各種質問當中表現得都相當好,消費者的信任也穩定地累積成長。

在這個案例之中,絲毫沒有提到公關寫新聞稿、推出廣告,它的功能與角色是什麼?

這就是第三層次的公關專業:當望遠鏡,讓企業在策略規劃階段,就看清楚整個社會、所有利害關係人(員工、股東、消費者…)的立場,因此避免做出公眾無法原諒的錯誤,並且合作追求有益於全體的共享價值。

能夠當望遠鏡的公關,他的力氣不是用在是幻惑公眾,而是用在讓企業了解公眾。在這一層次上,公關的任務不是一堵高牆,維持企業內外的資訊落差、讓外界看不見企業的實象,相反地,是讓企業看得廣闊長遠,因為認知正確、策略正確,所以最終可以表裡如一。企業、員工、股東、消費者可以皆大歡喜。

什麼樣的企業,找什麼樣的人才

所以,公關這個專業,適合怎樣特質、才能、背景的年輕人投入?

「沒有標準答案。不同的公司、不同企業領導人,看待公關的方式不同,他們就有不同的要求和期待。」黃副總說。

如果企業把公關看成圓謊部門,它就會招說謊面不改色的人;如果視為辦活動的單位,它就會找辦活動高手;如果視為傳聲筒,就會找新聞稿寫手,或是傳播廣告系背景。但黃副總認為,這些公司都把公關看得太小。而且在資訊爆炸,人人都能創造訊息、大量發送的時代,「大聲公」式的公關對企業效益並不大。

現在已經有愈來愈多企業,認知到公關是引導企業和外界對話的部門,或者,它是在企業策略的上游,協助企業透過公眾的角度審視自己,在訂定目標與計畫時平衡考量各方利益與損害。所以,適合公關的人才,其實不拘特定科系背景,因為要思考處理的課題包括科技、法律、政策、醫療、傳媒…無一不包。

黃婉茹認為,傳統上以為公關是虛偽的化妝師,這樣的見解絕不適用於一個追求進步與提升的產業界。現在她為公司面試新人的時候,她會選擇那些重視公共福祉、有同理心,甚至有心理諮商師特質的年輕人。

最後,黃婉茹想托我帶話給正在規劃職涯的學生、年輕人:在選擇爭取公關工作之前,請正確了解公關專業今日的實況吧。

作者簡介

謝宇程,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最後停在「學」和「業」這兩個字上。

「學」 – 學習、教育、取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讓我們用某種方式看世界與自我,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業」 – 專業、企業、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它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也決定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世界要怎麼對待我們。

科技、經濟、世界現實正在快速變化,「學」與「業」也該快速改變因應,但是,應該如何改?邀請您一起來思考這個時代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收看最新文章,請訂閱臉書粉絲頁

最新著作《人才,自造者》。台灣年輕人,以及關切教育的讀者,可在本書中找到啟發與行動方案。博客來誠品金石堂,人才自造中!

「學與業壯遊」專欄文章列表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公关 公關 工作內容 公關是什麼 公關活動 活動公關 公關公司 公關
學與業壯遊
學與業壯遊
謝宇程
展開箭頭

謝宇程,執著「人生現場」的研究者;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最後停在「學」和「業」這兩個字上。

「學」 – 學習、教育、取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讓我們用某種方式看世界與自我,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業」 – 專業、企業、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它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也決定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世界要怎麼對待我們。

科技、經濟、世界現實正在快速變化,「學」與「業」也該快速改變因應,但是,應該如何改?邀請您一起來思考這個時代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收看最新文章,請訂閱臉書粉絲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