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Dyson大裁員,為什麼不潮了?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Dyson大裁員,為什麼不潮了?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Dyson大裁員,為什麼不潮了?

Dyson大裁員,為什麼不潮了?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湯前宗太郎/倫敦、谷繭子/新加坡
日經中文 2024/07/22
摘要

戴森宣布在英國裁員約1千人,佔當地員工近3成。銷售額的營收增速趨緩,讓戴森感受到威脅的,不只低價品的競爭,英國教授認為,沒能跟上AI熱潮恐怕是一關鍵。

戴森(Dyson)在其發源地英國宣佈裁員約1,000人。

雖然戴森曾憑旋風式吸塵器等席捲了全球市場,但最近卻無法像以往一樣推出暢銷商品,被中國等亞洲企業蓋過一頭。背景之一是人工智慧(AI)和自動化在各個領域影響力日益增強,而戴森的應對滯後。

位於新加坡市中心購物中心的「戴森體驗店」是一家直營店,顧客可以在購買之前體驗産品,特別是吹風機等美容相關産品深受女性歡迎。而戴森2023年推出的新産品掃地機器人卻在小米等中國品牌的擠壓下,存在感薄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工業設計師詹姆斯·戴森在1990年代創立了戴森。以「吸力不減」的旋風式吸塵器為首,推出了許多暢銷産品。無葉風扇和吹風機等産品沒有競爭對手,支撐戴森實現了快速增長。

(來源:日經中文網)

但最近戴森的研發能力蒙上了陰影。英國巴斯大學教授安德魯·格雷夫斯(Andrew Graves)指出:「(戴森的)許多新産品並未取得成功」。7月9日,戴森宣佈裁員約1,000人,佔英國員工總數的約3成,但格雷夫斯認為「這一決定毫無意外」。

背景之一是戴森沒能跟上AI和自動化的浪潮。各家電公司在吸塵器等産品上配備了AI,不斷增加功能。南韓三星電子4月發佈了配備AI的家電新産品。在亞洲品牌向全球推出科技産品的背景下,戴森似乎落後一步。想要造車失敗也是業績低迷的一個象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困境還體現在業績上。戴森2023年度(截至2023年12月)的銷售額為71億英鎊。與4年前的2019年相比增長了31%,但2019年的銷售額達到了4年前2015年的3.1倍,增速放緩。2023年,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14億英鎊,未超過最近的峰值——2021年(15億英鎊)。

其中的電池業務備受期待。戴森在新加坡的新一代電池工廠正在推進2025年滿負荷運轉的目標。電池技術是在2019年放棄的EV開發中打磨出來的。

2021年~2023年的總投資額(包括設備投資)高達20億英鎊。戴森將推進機器人技術、AI的基礎研究及産品開發。如果無法推出以前一樣驚艷全球的産品,可能會被迫進一步裁員。

本文轉載(本文轉載自日經中文網,不代表本社立場)

更多日經中文:
拜登退選還不是「最糟」?
「川普交易」席捲美國股市

責任編輯:林易萱

吸塵器 Dyson 吹風機 AI 戴森
日經中文
日經中文
日經中文
展開箭頭

日經中文網是日本最大財經媒體《日本經濟新聞》的中文網站。日經中文網洞悉東亞經濟動態,聚集政治、文化、國際關係熱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