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為何15%是解救全球經濟的關鍵數字?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為何15%是解救全球經濟的關鍵數字?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商業趨勢

為何15%是解救全球經濟的關鍵數字?

為何15%是解救全球經濟的關鍵數字?
撰文者:Martin Feldstein
大師開講 2014/11/18

儘管最近已經有些歐元區成員國的經濟表現略見起色,整體而言依然低迷,今年度整體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預計稍稍高過一%。即使是德國的成長率也不到二%,而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則持續下滑。成長率積弱不振,使得歐元區的整體失業率高踞於一二%,著實令人苦惱。

低成長、高失業,這還不只是歐元區要面對的唯一問題。年通膨率原本也才○.五%,如今更逼近零,縱然只是發生一場相對輕微的衝擊,都可能讓它降到零以下,甚至引爆物價惡性循環。通貨緊縮因家庭與公司債(經通膨調整過)的實際價值拉高、實質利率增加,使整體需求走弱。而這道需求下降的趨勢又會導致物價接二連三加速下跌,陷入混亂的地步。

經濟學沒有萬靈丹,但是有個方法將可解決歐元區現有的經濟問題,即讓歐元區匯率快速貶值個一五%左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歐元走軟,就會拉高進口成本及出口潛在價格,進而推升歐元區整體通膨率;貶值還能刺激出口、鼓勵歐洲人愛用國貨,以便取代進口的商品與服務,也能振興歐元區平均GDP成長率。雖然歐元貶值對歐元區內部競爭沒有幫助,卻可望大幅改善它與世界其他地區往來的外部盈餘,這一部分的貢獻約占歐元區貿易額一半。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曾強調,他擔心,過去三年間歐元升值已經提高通貨緊縮的風險,但二○一二年七月他在眾所矚目的宣言中提到,歐洲央行將「不惜一切」捍衛歐元,不但成功降低歐元區周邊各個受困成員國的利率,也對歐元最近走強的情勢有所幫助。

如今,不管是德拉吉的最新談話,或是預料歐洲將實施美國式的大規模購買資產(即所謂量化寬鬆、QE)計畫,都沒能讓歐元走弱,通膨率也回不去二%這個目標水準。因此,最實際的問題是,如何找到讓歐元的相對價值走貶的辦法,同時保住德拉吉在二○一二年協助奠定下來的穩定感。

既然歐洲央行大聲提倡量化寬鬆政策,因而被視為能讓歐元貶值的辦法,那麼我們就來檢視一下美國聯準會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後,對美元價值和美國通膨率的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簡言之,答案是它對兩者的影響都很有限。

當今,美元的實際貿易加權價值大概相當於二○○七年金融海嘯爆發之前的水準;到了二○○八年,危機攀到最高峰的時候,由於全球投資者紛紛將資金投入以美元計價的資產以策安全,當時美元曾短暫升值,但到二○○九年就跌回先前的水準。聯準會實施量化寬鬆三年多,在這段期間美元維持相對穩定,直到二○一三年聯準會購買資產的規模高達一兆美元以上,美元才又真的升值。

當然,在這段期間裡,還有其他因素也在影響美元的價值,但是,美元匯率在量化寬鬆期間的表現卻無法實質證明,歐洲央行大規模購買資產就能引起歐元貶值。

聯準會的量化寬鬆政策也沒有導致通膨率上升。當量化寬鬆開始實施時,二○一○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漲了一.六%;二○一一年、二○一二年指數增加速度確實稍微加快一些;但是到了聯準會購買資產達到最高點的二○一三年,增速則跌回僅剩一.五%。

歐洲央行若想要降低歐元價值、提高歐元區目前的通膨率,唯一可靠的辦法,或許是直接干預貨幣市場,也就是出售歐元、買進一籃子的其他貨幣。儘管這種直接干預以求歐元貶值的做法,會引起世界其他地區反對,但是美國乃至其他國家的決策者都應該認知到,對歐洲經濟的未來而言,競爭力更強的歐元有多麼重要。

作者簡介_Project Syndicate

從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哈佛、耶魯等知名大學教授到聯合國官員;從中國、新興市場、歐美到中東、阿拉伯世界,全球財經大師開講,深入淺出剖析國際大事。

「大師開講」專欄文章列表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衝擊市場與股市,預期對您影響最大的是?
1. 持有的台股價值縮水
2. 消費性電子產品價格上漲
3. 經濟衰退,影響就業與收入
4. 房地產市場受到波及
5. 預期通膨的物價上漲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川普關稅恐慌擊潰股市,投資怎麼辦?專家:不該改變你的整體計畫!
全球經濟 美元 歐元區 關鍵數
大師開講
大師開講
Project Syndicate
展開箭頭

從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哈佛、耶魯等知名大學教授到聯合國官員;從中國、新興市場、歐美到中東、阿拉伯世界,全球財經大師開講,深入淺出剖析國際大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