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躲過疫情、撐過金融海嘯,台廠這次為何怕爆?企業顧問的第一手觀察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躲過疫情、撐過金融海嘯,台廠這次為何怕爆?企業顧問的第一手觀察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躲過疫情、撐過金融海嘯,台廠這次為何怕爆?企業顧問的第一手觀察

躲過疫情、撐過金融海嘯,台廠這次為何怕爆?企業顧問的第一手觀察
在美國宣布新關稅之際,作者第一時間關心紡織、工具機、螺絲等產業,發現不論是上市櫃或中小企業,幾乎都呈現出焦慮感。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江守智
江守智專欄 2025/04/08
摘要
  1. 面對關稅衝擊,台灣企業反應多元:有些公司以拖待變、有些與客戶協商分攤成本、有些轉移產能至第三國,反映出調整全球供應鏈的複雜性。
  2. 相較於單一市場的中小企業,跨國集團擁有更多彈性應對關稅壁壘,但無論規模大小,持續優化管理流程和精實管理才是長久之計。

清明連假最後一天的中午,帶著孩子在科博館排隊看太空劇場時,接到商業雜誌主筆來電。一開口劈頭就是:「守智,川普32%對製造業的影響到底多大?你的客戶又怎麼因應呢?」

川普政府拋出「對等關稅」這顆重磅炸彈,台灣被加徵32%關稅,讓以出口為主的產業陷入一片震驚,甚至可能成為是台灣企業「逆風時代」的開端。

作為企業顧問,我在第一時間關心客戶的動向與對策,從紡織、工具機、螺絲、自行車、手工具到金屬製品,發現其實不論上市櫃或中小企業,雖然態度與策略各異,但幾乎都呈現出焦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梳理聊天過程,且看勇闖國際的台灣企業,如何盤點現況、分析挑戰、因應轉型。儘管沒有人能說出結論,但每個行動都透露出對危機的直覺反應。

1.紡織廠:海外工廠成為重災前線

「台灣這邊以業務設計研發為主,關稅影響不大。」一家知名紡織大廠的高階主管這麼說,但話鋒一轉,語句裡藏著憂慮:「反而是在越南、柬埔寨和非洲的工廠,受到的衝擊更大。這波關稅壓力不小,各家工廠都在調整因應,但事情不會馬上有結論。

這樣的語氣,不僅是對川普關稅政策的回應,也說明了台灣製造業在全球布局下的脆弱。人力成本相對低廉的國家,就是這波對等關稅的重災戶,恰巧也是台灣勞力密集產業「逐成本而居」的痛處!

2.螺絲設備廠:轉危為機,數位轉型是底氣

以台灣生產為主的螺絲相關設備廠倒是顯得冷靜,總經理說:「我們出口美國的比重本來就不高,影響有限。」公司把握連假,緊急召集中高階主管開會研議對策,大家反而把這次危機視為一次「內部升級」機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是把管理數位化,提升效率與可控性。」這位業界老將雖有焦慮卻不失冷靜的說:「在職場三十多年,風暴見過不少,這只是其中一波。」

3.手袋廠:以拖待變,觀望美國政策的轉圜餘地

面對關稅政策每日更新、朝令夕改,主力在中國與越南生產的手袋業者,目前選擇以拖待變。「目前還在觀望,因為他每天改來改去。」

總經理無奈的表示,美國政府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加上中國的強硬、越南的示弱,使得許多中小企業寧可暫緩對策以拖待變,或只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4.汽車零件廠:寒冬來得更猛

「這一波寒冬,可能比Covid和2008年金融海嘯還要嚴重。」一家以售後服務零件(AM)市場為主的汽車零組件廠副總警告,他們目前正和客戶商量分攤關稅成本,但也深知「客戶今天讓你漲價,明天就會來議價」的商業現實。

從副總口中感受到的更多無奈,是政府第一時間只提出融資優惠或租稅減免,相較於高關稅造成的傷害,似乎杯水車薪。

5.金屬用品廠:競爭力才是重點

「重點不在我幾%,而在競爭對手幾%。」一家以美國為主力市場的金屬用品廠副總經理指出,關稅上升後,最大問題在於競爭對手的產地來源究竟在哪。

如果競爭對手在關稅上有著相對優勢,就會讓許多美國客戶詢問如何處理。不過有意思的是,面對關稅戰台灣企業還無所適從,但中國企業早已見怪不怪。

6.工具機廠:無聲轉移產能

Line對話裡,我詢問一家工具機廠公司目前對32%關稅的對策是什麼?總經理只回了我一句「躺平」。簡短2個字,盡顯出台灣工具機業這2年來的辛酸與無奈。

但實際上,有能力者早已悄悄布局,例如將部分產能移轉至土耳其,從當地生產再出口至美國。這種地緣調度的靈活性,或許是全球關稅壁壘下的生存戰術。

7.螺絲廠:貿易商以為會「多退」,沒想到還要「少補」

「許多貿易商早就把25%關稅預設成基準,沒想到竟然跳到32%,他們基本上是沒賺頭了。」一家橫跨台灣、中國與越南的螺絲製造商副總透露,現在貿易商紛紛來談降價,先從量產品開始。廠商為了留住訂單,就算要討價還價,也得先拋出善意降價。

8.自行車零件廠:未來美國客戶變數難料

對自行車產業而言,本來還期待新冠疫情間的大量庫存,即將在2025年迎來終局曙光,結果一道關稅命令,傷害了正在成長中的新客戶。

「我們本來預期明年某美國客戶會成為第三大合作夥伴,但現在變數大了。」一家自行車零件廠總經理無奈說道。儘管還在協商,但他強調要秉持「互惠」原則——讓雙方都有喘息空間。只是當所剩氧氣不多時,對方真的願意一起換氣嗎?

9.手工具廠:提高跨國集團內的靈活調度

相對於單一市場暴露風險較高的台灣中小企業,跨國集團擁有更多彈性。為了避開高關稅限制,有些灰色地帶的做法,權衡運費到關稅間的得失,將損失降到最低。

靈活是台灣企業的特質,但改善管理才是長久之計

從各家客戶回應來看,目前多數企業仍處於「消化衝擊並調整策略」的早期階段。一直以來,台灣中小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具備靈活的特質,但是,對外可以靈活,內部管理卻應該更加沉穩,方能抵擋這波關稅戰。

上述這些企業都是長期投入精實管理改善的模範生。持續不斷的優化營運流程,減少浪費、提升效率、優化品質、降低庫存,對於製造業來說,始終是必須要面對的功課。

當全球貿易秩序的政治化程度越高,企業就越需要具備「超越國界」的能力,或許精實管理就是答案之一。在關稅貿易戰未止的風雨時刻,「樹頭徛予在,毋驚樹尾做風颱」,誰站得穩,就能在動盪中活得久、走得遠。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川普 貿易 製造業
江守智專欄
江守智專欄
江守智
展開箭頭

企業顧問,結合日本豐田集團研修及跨產業實務經驗的管理學識背景,以精實管理協助企業提質、增效、降本、減存。過去十年內輔導過聯華食品、宏亞食品、宜特科技、聯合骨科、毛寶、永進機械、瓜瓜園等多家上市櫃企業及產業龍頭。曾獲選「百大MVP經理人」,著有《豐田精實管理的翻轉獲利秘密》、《豐田精實管理現場執行筆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