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中國人勒緊荷包,開7萬海鷗車、買6000元vivo手機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中國人勒緊荷包,開7萬海鷗車、買6000元vivo手機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趨勢中國

中國人勒緊荷包,開7萬海鷗車、買6000元vivo手機

中國人勒緊荷包,開7萬海鷗車、買6000元vivo手機
2024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佔第一品牌為vivo,超越華為、蘋果,全年出貨量增加10%。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藤野逸郎
日經中文 2025/04/01
摘要
  1. 中國2月CPI年減0.7%,顯示中國內需疲弱,通貨緊縮壓力升高,企業展開激烈價格戰。
  2. 中國電動車品牌比亞迪、小鵬、理想等車廠,紛紛推低價車搶攻市占率。
  3. 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占率最高的vivo手機,主力機型售價為人民幣4000至6000元。

(編按:以下數字金額皆以人民幣呈現)

在中國,電動車與智慧型手機等熱銷產品,正轉往低價市場發展。由於中國經濟成長放緩,消費者越來越節省,製造商之間的價格競爭也更加激烈。中國內需疲弱日益明顯,通貨緊縮的跡象逐漸浮現。

中國便宜電動車熱賣

3月中旬,在中國廣州市一家小鵬汽車門市內,店員表示:「店裡一半的銷量都集中在最便宜的車款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店的熱銷車款是2024年8月推出的「MONA M03」,售價約12萬至16萬元(新台幣約52萬至70萬元),主打親民的價格與時尚的外觀,深受消費者喜愛。最高階的車型還配備高級駕駛輔助功能。

過去,售價18萬至20萬元(新台幣約79萬至88萬元)的小鵬「G6」是主力車款,但根據中國汽車資訊平台「懂車帝」的數據,近半年來,MONA M03的銷量已達G6的3倍。

即便是油電混合車市場,擁有技術優勢及高品質形象的理想汽車,也出現同樣的趨勢。廣州市一家理想汽車門市前,擺放著2024年4月上市的SUV「L6」。該店店員表示,該車型占店內銷量約4成。

L6的售價在25萬至28萬元(新台幣約110萬至123萬元)之間,為理想旗下最便宜的車款,比過去主力車型「L7」(30萬至36萬元,新台幣約132萬至158萬元)便宜許多。根據「懂車帝」數據,L6近半年的銷量已達L7的2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電動車的價格領導者比亞迪,旗下售價7萬至9萬元(新台幣約30萬至40萬元)的「海鷗」是中國最暢銷的車款之一。小鵬與理想試圖透過駕駛輔助功能與高級感來與比亞迪做出區隔,但整體而言,市場的降價壓力持續增加。

中國手機市場低價當道

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2024年同期下降0.7%,這是中國自2024年1月以來首次負成長。

在智慧型手機為主的電子產品市場,也出現低價趨勢,採取高端路線的蘋果iPhone因此受到衝擊。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蘋果2024年在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減少5%,並被中國大廠華為超越,市占率跌至第三。市占率第一的是中國品牌vivo,其高性價比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出貨量成長10%。

iPhone的手機售價多在6000元(新台幣約2.6萬元)以上,vivo的主力商品價格則介於4000至6000元(新台幣約1.7萬至2.6萬元)之間。廣州市一家vivo專賣店的店員表示:「我們與德國光學設備廠合作,相機功能表現優異。在同等規格下,其他品牌的價格高出數千元。」

如果選擇較便宜的「Y系列」,只需約2000元(新台幣約8800元)即可擁有適合戶外工作者使用的功能,例如可自動調節螢幕亮度及揚聲器音量。店員補充:「iPhone實在太貴了。」

2024年,蘋果在中國的智慧手錶、無線耳機及平板電腦市場也接連失去市占率,當地品牌透過低價產品搶走消費者。

中國政府希望抑制導致通貨緊縮的內部過度競爭,即所謂的「內卷」。然而,供應過剩是結構性問題,企業為了生存,無法避免價格戰。由於市場競爭加劇,理想汽車2024年的淨利潤較2023年同期減少30%,面臨嚴峻挑戰。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反映工廠出廠價格的2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較2024年同期下降2.2%,已連續2年5個月下滑。近期有報導指出,美國特斯拉也開始在中國開發主力車型「Model Y」的低價版本。中國政府希望透過補貼政策來刺激消費,推動消費品升級換代,但通貨緊縮的陰影仍難以消除。

(本文轉載自日經中文網,不代表本社立場)

更多日經中文閱讀:
「七巨人」帶領中國股市繼續上漲?
中國在做中美分裂的準備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智慧型手機 VIVO 中國 電動車 比亞迪 通縮
日經中文
日經中文
日經中文
展開箭頭

日經中文網是日本最大財經媒體《日本經濟新聞》的中文網站。日經中文網洞悉東亞經濟動態,聚集政治、文化、國際關係熱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