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老本賭英美公債

英文俚語裡,金錢有很多種說法,如moolah、lean green及dinero等。我還記得,一九六六年經濟學課本是這樣子定義「貨幣」:「交易的媒介與價值儲存。」嗯,我想這說法沒錯,儘管在隨後數年,價值儲存功能表現非常不濟。況且,課本也沒提到在金融導向的資本體制中,金錢發揮日益重要的功能:錢可以用來產生更多錢。當然,我們都知道,人類放貸收息的歷史至少已有數千年,《聖經》中也提過高利貸的事。

我記得何姆(Sidney Homer,編按:前華爾街投資銀行經濟學家)的金融史著作提到,在西元前的時代,債務人未能如期還本付息時,將被迫交出自己的妻子當擔保品。當年看到這段時我還想:「這會成為後來誘發美索不達米亞式債務泡沫的一個因素嗎?」不過,我那本經濟學課本完全沒料到接下來半世紀的金融「創新」,以及金錢及其影響力如何成為美國繁榮的基礎。

金錢也成為驅動美國社會巨變的經濟與政治楔子。五十年前,薪酬最優渥、地位最崇高的職業是醫生或機師,尤其是駕駛波音七○七客機往返洛杉磯與檀香山「黃金」航線的機師。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