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游錫揚言「民進黨不再接受《中國時報》採訪」,這個發言被對手指為「空頭總司令」,被同志指為「腦袋裡想的盡是無益之事」,被親綠學者指為「呆鳥」。
對游錫如此言行,我個人深有感慨。前不久才聽到他自詡「當年我擔任(宜蘭)縣長時,政績是第一名」,這件事我還可以見證,因為游錫所說的「第一名」是根據當時民意調查基金會的一項「縣市長支持度」民調,基金會的董事長是趙少康,而《中國時報》當天以頭版頭題處理該則新聞——同一個游錫為何對《中國時報》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
別說游錫是呆鳥,他點名「《中國時報》在王健壯擔任總編輯之後,立場轉為偏頗」,用心很明確:《中國時報》若換掉總編輯,民進黨就不再抵制《中國時報》。我再做一個見證:王健壯曾經採訪省議會新聞,曾經擔任省議員的游錫可是「健壯兄」喊得異常親熱,為什麼?因為當時《中國時報》有一批年輕記者對黨外(及後來的民進黨)持相當同情的態度——我要見證的是:王健壯並沒有變,當時那一批相信言論自由、在野制衡的媒體工作者也沒有變,他們依然秉持監督政府的原則。變的是民進黨由在野成了執政黨,卻拋掉了創黨理想,而游錫正是那一批創黨元老當中,目前表現最拙劣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