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電子標籤 未上路先引來駭客覬覦

無線射頻辨識(RFID)是近年相當受到矚目的新技術,一般相信,RFID技術將引爆全球物流業新一波革命,改變人類購物、消費、資料處理的舊有模式,因此許多企業相繼投入鉅額研發預算,希望能將這項技術應用到實際生活層面。只不過,RFID系統開發仍有許多技術問題待解決,成本也還未降到足以全面取代條碼系統的程度,但問題不只是技術障礙及單位成本,最近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的實驗發現,RFID系統也有可能受到病毒攻擊,如何確保RFID系統資料正確、不因訊號交換致使資料外洩,將是推廣RFID技術時不容忽視的另一項議題。

應用面廣泛 物流、醫療、身分辨識

RFID是電腦微型化發展的重要產物,RFID系統的硬體部分主要包括標籤、天線及讀寫器,標籤內的RFID晶片可依電源有無分為主動式及被動式兩類。以被動式RFID標籤為例,其內部記憶儲存容量雖然有限(低於一○二四位元),但在一定距離內,其天線可以接收讀寫器所發訊號,然後即由電波提供標籤晶片電路所需的電源;標籤一經啟動,就會自動處理接收到的訊號,經解碼判讀,並提供讀寫器要求的資訊;而後再透過中介軟體的軟體應用編程介面,之前讀取出的資訊,即可後送到後端應用系統消化使用。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