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晚上正喝著啤酒,喝著...喝著......就停電了!
在黑暗中一邊喝著冰涼啤酒,一邊想著冰箱的啤酒可能漸漸回溫的同時,我突然想到過去曾分享過「如何從瓶身上的關鍵字分辨裡頭的啤酒氣味」,也分享了「近期超商有哪些美味啤酒」,甚至連「複雜的日本啤酒分類法」都分享了......但是,啤酒從買回家到開瓶飲用,這段中間其實還有些「不注意好像無妨,多留意卻能提升啤酒美味的環節」。
所以呢......這篇和大家分享「四個讓啤酒更美味的關鍵環節」!
【保存】
啤酒買回家,儲存時記住避開三件事:高溫、日照、異味。
前二者會加速啤酒氧化速度,影響啤酒風味。一般家庭中最適合儲存啤酒的地方其實是冰箱!但如果冰箱各類味道雜陳,則會讓啤酒染上異味。(某些餐廳會將生肉、生菜跟啤酒儲放在同個冰箱中,那種啤酒往往就有股異味)
如果家中冰箱不適合,那就找個陰涼處儲存,盡早喝完。市面上大多數啤酒適合趁早飲用,放久了對風味有損無益。
【適飲溫度】
夏天喝啤酒往往希望「越冰越好」,最好連杯子都先冰到透心涼!但是,低溫卻會降低人對於氣味的感知能力,而忽略了啤酒的香氣!
啤酒的適飲溫度範圍落在2-16°C之間,請記得下列原則:
低溫適合輕度酒體或香氣清爽的啤酒(如Lager、Pilsner);重度酒體或者香氣濃郁的啤酒(如IPA、Stout、Bock等),則適合較高溫度飲用。
【關於泡沫這檔事】
就我所聽到的,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啤酒泡沫⸺「泡沫是讓人發胖的主因」、「店家用泡沫減少啤酒量,等於變相加價」諸如此類的原因很多......不過,泡沫對於啤酒卻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意義。
啤酒開瓶與空氣接觸即開始氧化,簡單說就是口感、香氣開始走下坡。而泡沫可以隔絕啤酒與空氣接觸,減緩啤酒變酸變苦的速度;細膩潔白的泡沫,還可以帶來清涼舒暢的視覺效果。
台灣傳統的倒啤酒方式講究「 斜門歪倒、杯壁下流」,泡沫盡量越少越好。不過日本或德國採用的倒法,則是希望能在泡沫與啤酒之間取得平衡,詳細倒法請參考下方某日本啤酒公司的廣告影片:
【啤酒杯】
喝啤酒,乾淨的杯具很重要!只要有異味、清潔劑或油脂殘留,都會使啤酒風味大打折扣。
啤酒杯有很多種造型,像是「常見的大容量Stein」、「細長型、適合Lager、Pilsner等清爽型啤酒的Pilsner Glass」、「瘦高有腰身的Weizen vase」、「杯口收縮,適合IPA、Ale等香氣濃郁啤酒的Tulip」、「比利時啤酒或修道院啤酒常用的Chalice」,香氣豐富的啤酒適合選用杯口內縮的酒杯;氣泡、泡沫綿密的啤酒則適合杯型瘦長的酒杯,只要掌握這項原則,就能提升飲用樂趣。
貼心提醒:未成年請勿飲酒、開車不喝酒 喝酒不開車
以前喜歡葡萄冷靜的激變,現在喜歡麥芽熱情的純粹,透過這些西方的水,總能發現快樂。在品飲中、在美食中、在生活中。最後老話一句:未成年請勿喝酒,前後請勿開車。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