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員工常說「你沒說過」、「我不知道」?給主管:3招培養年輕同仁舉一反三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員工常說「你沒說過」、「我不知道」?給主管:3招培養年輕同仁舉一反三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 領導馭人

員工常說「你沒說過」、「我不知道」?給主管:3招培養年輕同仁舉一反三

員工常說「你沒說過」、「我不知道」?給主管:3招培養年輕同仁舉一反三
如何讓年輕同仁學會舉一反三、解決問題?給主管的3招帶人法寶。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李河泉
摘要

1.許多職場上顯而易見的原則和答案,其實來自於長時間的養成。尚未經歷磨練的年輕同仁,在工作上很難舉一反三。

2.主管應要設法帶著同仁做「工作前、中、後」3大練習,從中訓練同仁思考工作中的各種可能性。

3.工作前練習適用於工作正式開始前、工作中練習用於到職1個月內,工作後練習用在試期結束前。

胡經理原本很開心,部門來了個不錯的新人小徐,背景很亮眼,而且談吐和口條都不錯。沒想到小徐做沒幾天,就做出一件讓他不開心的事。

原因是,昨日下午小徐接到一通來自大客戶A公司的電話,想問有沒有V材質的商品,而且需要很大一批數量。沒想到,小徐直接回覆說:「我們沒有。」到了今天才跟胡經理回報這件事。

胡經理劈頭就問小徐:「你為什麼回答沒有V材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徐說:「我們的確沒有啊?」

胡經理說:「可是我們的W材質和V材質幾乎一樣啊,你為什麼不推薦給客戶?」

小徐說:「我不知道可以這樣做,又沒人跟我講過!」

胡經理心裡想:「這麼簡單的事情還要教嗎?」但還是耐著性子問小徐:「那這麼重要的事情為什麼不立刻回報主管,請主管想辦法?畢竟對方是大客戶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徐說:「我沒有想到啊!」

胡經理快抓狂,控制住自己差點脫口而出的語句,回到辦公室看著窗外深呼吸,久久心情無法平復,腦中只想著:「為什麼年輕人都不會舉一反三?」

為什麼年輕人不會舉一反三?

許多小孩從小就無憂無慮,這種環境不是自然生成,而是「被迫養成」。因為爸媽希望小孩過得快樂、沒有壓力,很自然的把不快樂的因子,屏除在小孩的生活圈之外。

如果碰到不快樂的事,就得找出不同方法解決,才能學會舉一反三。如果從小都是快樂而並順利,幾乎就沒有需要解決問題的機會,也欠缺了思考各種可能性的能力。

舉一反三的養成必須有下列環境

1.遭遇的問題越來越複雜

人類的成長機制,來自於越來越複雜的環境。小時候解決簡單的問題,隨著問題變得複雜,解決難度上升,舉一反三的能力也就會越來越強。

2.必須要做錯很多事情,才有練習做對的機會

如果從小困難的事情都被父母解決了,小孩子只剩下簡單的狀況,此時就出現2種結果。第一種是小孩慢慢養成只會解決簡單的問題,不會思考其他可能性,長大之後自然不會舉一反三。

第二種是父母必須陪伴在旁,碰到問題就請父母出面解決,父母也未意識到他們剝奪了小孩成長的機會,就出現了俗稱的「媽寶」。

主管第一時間千萬不要生氣
生氣只會生成抗拒和對立

許多主管覺得顯而易見的答案,其實都來自於長時間的養成。可惜許多歷盡滄桑後,有成就的主管,缺乏讓同仁成長的耐心。

缺乏耐心的結果是,主管們只要發現簡單的問題沒有被解決,或者同仁沒有想到其他可能性,主管就會立刻提出質疑,甚至出現否定的語句:

「你不應該再想仔細一點嗎?」
「這麼簡單的變數你都沒有想到嗎?」
「背後還有其他因素,你為什麼不多想一下?」
「你怎麼會連這麼簡單的可能性都想不到?」

這樣的質疑對年輕人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前面講過,年輕人會這樣真的不是他們的問題。當主管劈頭這樣問,最容易引起年輕人的直接抗拒,甚至出現這些回應的話語:

「你不說我怎麼知道?」
「我就是不會啊,又沒人告訴我!」
「你不能好好說嗎?為什麼要這麼兇!」
「對,我就是爛,怎麼樣!」

接下來最可能的發展就是主管被惹毛,雙方出現言語交鋒,不是主管拿出權力壓制,就是年輕人主動離職。

主管培養同仁「舉一反三」的3大練習技巧

主管可以設法帶著同仁做「工作前、中、後」3大練習。指的是從同仁報到訓練,到工作教導上手,以及完成工作後的檢討,都必須要手把手帶著同仁演練過,最重要的是,訓練同仁思考工作的「各種可能性」。

1.工作前練習:務必做半套

在工作正式上手以前,無論是主管或是前輩教導,一定要「做半套」,例如:

A:千萬不要只是講解工作內容,必須講一半、問一半,就是講出做法前半部,讓新人練習思考問題後半部,再給予解答。

B:千萬不要只做給新人看,必須要求新進同仁自己做過一次,在新人做的過程中,主管只能動口不能動手,新人才有練習的機會。


2.工作中練習:每天都要CAR

新人開始獨自上線後,建議在最初的1個月內,主管或前輩必須在「每天」下班前,以關心而非緊盯的態度,了解年輕人的解題過程。所謂的解題過程,可以用CAR的方式:

C(Condition ):今天碰到了什麼狀況?
A(Action):你用什麼方法解決?
R(Results):結果如何?

只有用這樣的方式,主管才能明確了解年輕人用什麼思維來解決問題,以及年輕人的想法有沒有錯誤。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避免年輕人做好一陣子後,才發現他其實用錯方法,直到鑄成大錯後,再來追究責任歸屬,造成兩敗俱傷的結果。

3.工作後練習:提問3個問題

「工作後」指的是新人進來大約3個月,如果碰到公司的試用期規定,或者配合績效考核,主管可以問新人3個重要的問題:

A:「這3個月當中,覺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麼?有沒有符合你對自己的期許?」
B:「這3個月當中,覺得自己最不該犯的錯是什麼?如果重來一次你會怎麼做?」
C:「如果舉一反三是工作相當重要的一環,你覺得這3個月當中,有哪些行為表現出你具有這樣的能力?」

第一個問題在於加強新人的自信心,增加他對工作的認同感,以及降低離職的機會。

第二個問題在於訓練新人「舉一反三,聯想解決」的能力,如果講的出來,就代表這3個月的心血沒有白費。

第三個問題在於檢視新人自己,是否有舉一反三的認知,並在舉例和思考的過程中,會更加強化他對這項能力的在意程度,讓自己內化這樣的能力。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職場管理 培養同仁 帶人 解決問題 領導力
李河泉跨世代溝通學院
李河泉跨世代溝通學院
李河泉
展開箭頭

台灣跨世代溝通千萬首席講師
博客來、誠品雙榜冠軍《別逼貓啃狗骨頭》作者
商周CEO學院《經營三學》王牌引導教練
台積電、鴻海、IBM、賓士、三星、SONY、華碩、中國五大銀行、台灣十六家金控指定金牌講師
澤鈺智庫總經理

實體工作坊:讓您現場解痛點,實戰做中學

台灣第一套專談跨世代溝通線上課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