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如果你有一間公司⋯你打算何時交棒?過來人:我挑「這歲數」,有點後悔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如果你有一間公司⋯你打算何時交棒?過來人:我挑「這歲數」,有點後悔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 領導馭人

如果你有一間公司⋯你打算何時交棒?過來人:我挑「這歲數」,有點後悔

如果你有一間公司⋯你打算何時交棒?過來人:我挑「這歲數」,有點後悔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游舒帆(Gipi)
聊聊商業思維 2021/09/08
摘要

1.台灣企業正面臨著世代交替的接班問題。要放下自己從無到有孵化而成的事業,並不容易。

2.交棒時機愈早愈好,早在長一輩還有體力時,小一輩還沒僵化時,是最能創造出綜效的時機。

前兩年,我跟一位前輩聊天,我們聊到了接班的議題,他說台灣的企業正面臨著世代交替跟亟需接班的問題,然後他問我:「如果你開了一間公司,你打算何時交棒出去?」

我的回答是:「從我認為這事業可以做下去的那天開始,我就會為這件事做準備了,或許3年或5年吧!」

他說:「我講的交棒不是授權,而是真的把你的位置交出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說:「對呀,我覺得會交棒不出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放不下。我打從一開始就想找可以讓我放得下的夥伴加入。」

前輩說:「你這很困難。」

我說:「或許是吧,要放下自己從無到有孵化出來的東西,也要放下所有人對你的習慣稱呼,還要放下自己心中那些對自己的期待,都不容易吧!」

64歲那年,我交棒給孩子

我話鋒一轉問他:「大哥,不曉得您怎麼看這件事,您是在幾歲的時候交棒出去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說:「我啊?在我64歲的時候,交給我兒子,那年他38歲。」

我問他:「那接班後一切都順利嗎?」

他說:「說不上來,很多事情他以前都可以做得很好,但接班的前兩年很多事都荒腔走板,許多的老員工還是很習慣找我,而我剛開始也都會幫忙處理,但我愈是這樣,我兒子就愈難獲得大家的信任,所以後來我就整個放掉讓他去處理。」

「不過那時他年紀也已經進入中年,家裡兩個小孩還小,加上體力也不像年輕時那樣,以前都還會四處去看看,去國外參展,帶點新東西跟想法回來,接班後這件事也沒了,可能真的太累吧。」

我說:「不曉得如果他接班時年輕5歲會不會不一樣?體力跟狀態都不同。」

他說:「或許會,所以其實你剛剛在講的時候,我就想到我後來有想過,如果我早一點交棒,或許我兒子會面對不一樣的局面。但就像我剛剛說的,那很難。」

我說:「願聞其詳。」

他說:「其實管理的書都有提到接班跟梯隊的問題,如果我早點交棒,而我兒子也早點培養自己的班底,那似乎皆大歡喜。但是呢,我當年就沒法像現在這麼豁達,一定得碰到後才知道原來當初該這樣做。我得這麼想,我兒子也得這麼想,管理團隊也都得這樣想,這實在沒那麼簡單。」

我說:「確實,但如果你從一開始就這樣想,你的兒子兩年後也這樣想,他的部屬也開始這樣想,或許3到5年的時間這就形成一種共識,或者透過制度去約束,崗位輪替也好,把培養接班人當成KPI也好,軟的硬的都動手,時間一長這就變成一種文化了。」

調整心態,讓專業成為後盾

他想了想反問我:「那我請教你,你是為什麼這麼年輕就在想這些?」

我說:「我剛出社會沒多久,我主管就跟我談過這個觀念,他說一定要在上任第一天時就開始培養接班人,讓他有一天可以取代你,否則一來你自己沒成長,二來你的團隊也不會成長。他還說,但是中間有些很難跨過的關卡,那就是放不下,你可能會放不下努力的成果,也會放不下自己曾經的榮耀,還放不下他人對自己的各種吹捧,或者擔心別人把你努力弄的東西搞砸了⋯⋯

各種放不下,成了我一開始的執念,會覺得還是要我來才對,但我愈是這樣,團隊的運作就更差,而我自己也進步很慢。後來我問自己,到底我害怕失去什麼?如果失去了,會怎麼樣嗎?我花了幾天的時間想,也找我主管聊過幾次我的想法。我發現,其實我失去的只是心裡那對鎂光燈的渴求。渴求什麼呢?渴求別人來關注我,渴求別人對自己的認可,渴求自己總是受盡關注的那個人。

然後我又問自己,為什麼這麼渴求這些事?後來我發現原因是害怕失去,想到這,我問自己除了死抱著不放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失去?後來想想,其實就是努力學習,一直做出好成績,讓專業成為自己的後盾。當我這麼想之後,就好多了,我後來試著交棒了幾次,結果都不錯,所以漸漸也成了習慣。

他說:「很有道理。」

我說:「不過畢竟我不是自己創業,沒承擔過那麼大的風險,所以不確定自己創業後還能不能這麼豁達,哈哈哈。」

他說:「期待聽到你到時的好消息。」

創造綜效的最佳時機

時隔1年多,回想起那段對話,想想現在的狀況,或許我們剛剛活下來了,但接下來是大挑戰,但我想這過程就是一個培養人才的好時間,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儘快交棒出去,不是因為我對這件事沒有熱情了,而是我認為應該讓「傳承」這件事儘快發生,而且變成一種文化。

以前在企業內,一個位置我只要做了一段時間,把本來的問題解了,我就會很快換到下個需要我的位置,然後讓團隊的人接手我本來的角色,我需要進步,別人需要舞台,這只是剛好而已。而現在,我更期待有更優秀的人才可以把事情做得比我更好,讓我在3年後可以真正卸下院長的職務,跟幾個朋友聊了,他們的反應也是「你這很困難」。

交棒很難,難點不在專業能力上,而在交棒者的各種放不下。其實不論是世代交替或者傳承,能發生的時間基本上愈早愈好,在長一輩還有體力時,在小一輩還沒僵化時,這是最能創造出綜效的時機。

責任編輯:李頤欣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2025大阪萬博會開幕!你最感興趣的亮點是?
1. 17公尺巨型鋼彈
2. 世界最大木造環形建築「大屋根環」
3. 台灣館「TECH WORLD」
4. 8大生命主題展館
5. 未來社會展區科技體驗
6. 沉靜式燈光秀、光雕秀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接班 二代 幾歲 退休 交棒 準備
聊聊商業思維
聊聊商業思維
聊聊商業思維
展開箭頭

致力用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語言的方式分享,更加入實際的商業案例探討,從產品、管理、人資等多方面進行商業、時事話題分析,帶你建立最實戰、最多元的商業思維。

游舒帆 Gipi

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技術起家,後深入管理、產品、運營等相關領域,擅長從商業本質解構問題。曾帶領300人團隊面對全球市場,現為多家互聯網、傳產、電商與教育平台長期合作顧問。現為箴亞管顧負責人,TGONetworks (高端技術領導者社群) 台北分會創會成員,《哈佛商業評論》、《經理人》、《專案經理》等數位雜誌媒體專欄作家,Gipi的粉絲團

著作:
《商業思維 BUSINESS THINKING》
《其實,你正在做商業開發:幾個解決商業挑戰的行動方案》

蔡伊芳 Evonne

商業思維學院產品經理。專業是財金、科技、行銷,現為商業思維學院產品課程主理人;有十餘年產品行銷與管理經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