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常春藤畢業,只想考公務員!中國年輕人,怎麼了?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常春藤畢業,只想考公務員!中國年輕人,怎麼了?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國際 | 趨勢中國

常春藤畢業,只想考公務員!中國年輕人,怎麼了?

常春藤畢業,只想考公務員!中國年輕人,怎麼了?
調查顯示,2020年選擇返回中國的留學生中,近半選擇鐵飯碗。示意圖。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LinkedIn
摘要

1.調查顯示,2020年中國留學生回國求職人數同比增長67.3%,其中,近半畢業生選擇鐵飯碗,遠超過選擇外商的3成。

2.現在的中國年輕人,已經不再像傳統印象中那樣樂於冒險、彰顯個性,反而開始追求穩定。

3.本文分析,大環境因素如疫情影響、中國關係持續走低、川普對中國留學生施加限制,社會氛圍如躺平與內卷的爭論,都促使中國留學生選擇了更安定的生活。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LinkedIn
微信ID:LinkedIn-China
領英是全球領先的職場社交平台,在中國,領英致力於打造一個連接機會與價值的職業平台。

在疫情形勢的起起伏伏中,中國留學生群體一直吸引著公眾的關注。從疫情最嚴重時的天價返程機票,因為種種原因被卡的簽證,再到疫情稍好之後全副武裝的回程,和珍貴的回國綠碼(編按:中國健康碼制度,分紅、黃、綠3種顏色)。

這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在短短的一兩年裡,經歷了高密度的跌宕起伏,感受到了人生的變化無常,鍛造出一顆強大的心臟。而這些,甚至是長輩也未曾經歷,無法給出太多幫助的,箇中滋味只有自己去體會。

如今大部分留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已進入了穩定的軌道,我們再來看看,後疫情時代的留學生們,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中國留學生中也流行「鐵飯碗」了?

近兩年,國外的工作簽證越來越難拿了,國外越來越難留下來,中國留學生也不想留了。《2020年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留學生回國求職人數同比增長67.3%,尤其是全球疫情爆發的第二季度,回國求職留學生人數同比增幅達195%。

11月國考那時,突然刷到一條大學同學Z的微信朋友圈,發現他從英國留學回來,剛結束隔離不久,竟然也去參加考試了。我很詫異,現在留學生也流行考公務員了?

查了查資料才發現,原來現在的留學生不再像我們傳統印象中那樣樂於冒險,彰顯個性,相反,他們也越來越追求穩定了。根據易普索《2020海外留學趨勢報告》的數據,中國留學生回國後,25%就職於國企,21%就職於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兩者加起來,選擇「鐵飯碗」的比例超過了就職於外企的34%。

而根據《2015年中國海歸就業與創業報告》,5年前,選擇國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就業的留學生還只有25.1%,短短幾年內,留學生的求職方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其中必然存在著社會氛圍的影響。內卷與躺平的爭論,疫情造成安全感的缺失和對穩定性的渴望促使著年輕人去選擇一種安定的生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名校學生搶破頭去爭一個基層公務員職位的新聞,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但留學生考公時,也面臨著很多問題:

1.專業問題

中國公務員報考時的要求非常嚴格,許多職位有明確的學科要求。而海外學校的許多學科名稱往往與國內不同。如果沒有專業對口的職位,就只能報考不限專業,不限學歷,不限戶籍的「三不限」職位。而這類職位由於限制條件少,報考人數多,競爭是更激烈的,對留學生也是一大挑戰。

2.政治因素

最近這幾年世界局勢風雲變幻,不少留學生也擔心目的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局勢會不會對自己回國求職產生不良的影響。記得前2年香港局勢比較亂的時候,在搜索欄打出香港留學,建議關鍵字就是「香港留學回來可以考公嗎?」等類似話題。

除了這兩個問題,最重要的還是留學生在體驗了不同的文化生活,也付出了巨大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後,是否真的願意去過一種所謂的「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回答,或許能代表很多留學生的心聲:「看你自己的追求吧。2020年我國外讀了3年研究所,拿了2個碩士文憑回來的,感覺好處就是能考的職位多了些。下個月去試水看看能考幾分。身邊也有同學回國後學了1年考到杭州做公務員了。

我是從一開始的不甘心,覺得自己能幹出點事業來,到現在認識到自己就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生,想躺平,想要真正的生活。有過一份正式工作但是辭職了,意識到我其實是個沒啥事業心的人哈哈哈,就想舒坦些。我家也算公務員之家,大家都勸我利用好家裡的人脈,以後對我都有幫助,以前覺得我要靠自己,現在就覺得家人是對的。我真的想為國家打工了。」

中國留學生最愛去哪個國家?

2020年全球突然爆發的疫情,打亂了大部分留學生的計劃。語言考試、簽證、航班、授課形式等諸多方面都受到了影響。但根據易普索對計劃2020年內出國學生的訪談,儘管疫情推遲了留學生的出國時間,但出國需求並未減少。《啟德教育新常態下的留學現狀報告》調查結果也顯示,只有16.3%受訪者表示不確定是否繼續留學。

雖然留學意願沒受什麼影響,但留學目的地的選擇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傳統的學術能力、學校知名度、學費和物價等因素,留學目的地的安全性,以及當地對中國人的友好程度等問題也進入了留學生的考慮範圍內。

數據顯示,美國仍是最受青睞的留學目的地,英國次之。但根據《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20~2021)》藍皮書,雖然近15年來赴美留學人員總數持續增加,但其增長率持續走低,已經從2010年的29.9%降低到了今年的0.8%。

川普政府應對Covid-19不力、中美關係持續走低的大背景下,10043號總統令更是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編按:川普於2020年5月簽署,嚴格限制中國理工類留學生及學者來美學習、交流活動。)

我有一個朋友C就是受到10043號總統令的學生之一。10月份我們見了一面,她跟我說他們幾所受限學校的學生有幾個5百人的微信群。距離禁令出台已經過去了1年多,群裡的聊天內容已經從分享訊息、聯繫可能解決問題的途徑,轉為了互相安撫調節情緒,甚至舉行各種唱卡拉OK、劇本殺等線上聯誼活動。這些有相似背景和經歷的年輕人在痛苦的掙扎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

C和我說,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從大一甚至更早就定下了目標要去美國留學,本科背景出眾,成績突出,申請結果也很好,一片光明的前途突然被這樣的不可抗力阻斷,而個人甚至沒有任何挽回的機會,是很多學生人生中第一個巨大的坎。

「那你現在準備怎麼辦?」我問她。

「還能怎麼辦,還是想讀書啊。我現在邊實習邊轉申新加坡了,希望明年春天能入學。」她無可奈何地對我說。

像C一樣將目光投向留學環境及簽證政策更為友好的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不在少數。《啟德教育新常態下的留學現狀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選擇赴日本、新加坡、新西蘭的留學生比例在2020年都出現了小幅度的提升。但不久前日本宣布暫停所有外國人入境,再次給了近37萬留學生沉重的一擊。疫情帶來的影響,還遠遠沒有結束。

留學生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自由流動的狀態和心態彷彿已經成為了上一個時代的幻夢。個人行為難以與時代環境抗衡,留學好像成為了一種「偏要勉強」的選擇,常常不被人理解。

我的一個朋友W 2020年依然選擇去香港留學,前有19年底的動盪局勢,後有疫情影響遲遲不通關,畢業後求職時,每個面試官都要問她:你為什麼要去香港留學?是啊,這好像也是很多人在準備留學時被問到無數次的問題。為什麼要出國留學呢?

很多人在申請時依賴仲介、糾結排名、選擇熱門而多金的科系,但可能沒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希望得到一個怎樣的未來。我想,疫情帶給留學生最大的改變就是重新深刻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選擇。

根據《2020海外留學趨勢報告》,增強競爭力和豐富個人閱歷是留學生最大的驅動因素。在開啟了「hard模式」後,每一個決定都意味著巨大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成本,必須慎之又慎,給予了留學生更多思考的必要。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無盡夏,獲LinkedIn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將開始,你認為最具潛力的經濟特色是?
1. 大量隨香客促進地方消費
2. 帶動周邊商品銷售
3. 創造龐大志工經濟
4. 跨縣市路線的旅遊經濟
5. 科技加持的數位商機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甲媽祖遶境進香》9天8夜路線圖、日期、GPS、直播、報名全攻略
鐵飯碗 公務員 中國 年輕人 留學生 躺平
LinkedIn (領英)
LinkedIn (領英)
LinkedIn (領英)
展開箭頭

LinkedIn (領英) 創建於200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矽谷。致力於向全球職場人士提供溝通平台。LinkedIn是全球知名的職業社交網站,每個《財富》500強公司均有高層加入。2014年1月,LinkedIn宣布正式進入中國,並啟用中文名稱「領英」,努力為中國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

微信公眾號ID:LinkedIn-Chin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