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海關實名認證上線首月,近3萬件包裹遭攔無法通關。
2.海關統計,目前海外網購族約300萬人次,對比官方「EZ WAY易利委」APP註冊人數120萬人,估逾半仍未完成實名認證。民眾若遲不辦理,將收不到包裹。
海關統計目前海外網購族約300萬人次,對比官方「EZ WAY易利委」APP註冊人數120萬人,估逾半仍未完成實名認證;5月16日上路的實名認證新制是什麼,遲遲不做可以嗎?以下5大QA一次解答。
不過,過去僅採「事後抽查」,包裹均可先通關,事後若被抽查,再由報關行取得並提供紙本報關委任文件,此導致衍生許多冒名通關、報關內容不實等亂象。
為解決長久積弊,關務署從2018年6月起逐步推動實名認證,委託關貿網路公司開發「EZ WAY易利委」APP,透過EZ WAY,海外網購族可進行實名認證註冊,並於每次包裹通關時收到通知、看見報關內容,並即時回報正確性;對業者來說,也增加一個即時、線上取得進口人報關委任授權的方式。
經歷近2年的推動輔導期,關務署今年5月16日起,正式從查核面落實實名認證新制,抽查進口人未實名認證包裹,首次抓到祭出「黃牌」警告,包裹仍可通關,但民眾若未不配合,第2次被查到包裹未實名認證,海關將亮出「紅牌」,不受理包裹通關。
假設進口人還是沒做實名認證,下一次包裹通關又被抽查到,將直接吃下「紅牌」,海關將不受理通關,等於包裹無法進入台灣。
此時,報關行業者會再度通知民眾補做實名認證,如果能在7天補完成,包裹仍可通關;若未在7天內完成,期限後,依法包裹收件人可變更為報關業者,由業者處置。
實務上,業者大多會採退運處理,以免包裹在台灣滯留超過15天又無法通關,成為逾期報關貨物,依法要銷毀或拍賣,進而衍生貨物賠償問題。
按規定,海關不受理通關的包裹,若報關行願意簽具結書,包裹也可先通關再補委任通關文件,但怕事後無法取得文件得罰錢,業者通常不會主動替進口人掛保證。
更進一步,目前中國大型電商淘寶台灣,以及物流公司順豐與捷豐,已和關務署合作導入實名認證制,蝦皮也正在洽談中;以淘寶為例,其會員在訂購時,會先確認是否已完成實名認證,確定後才會成立訂單發貨。
之後再有以相同個人資訊通關的快遞包裹抵達台灣,EZ WAY會發送通知,要民眾點選「實名委任」,線上授權委任通關,確認包裹是不是自己買的,並比對申報的品名、完稅價格是否正確,立即回報。
目前只要完成實名認證註冊,包裹都可先通關,事後再透過APP完成每個包裹的「實名委任」即可,暫時不會影響通關速度。
但要留意,如果收到通知後,長期一直沒做「實名委任」,可能被系統鎖定為高風險案件,未來必須先等到以APP授權「實名委任」完成,包裹才能通關。
不論包裹在國內段的收件人是誰,在國際寄送及通關階段,進口人通常是以購買人為主,因此即使是買來寄送給親友,做法也一樣,只要確保購買時留下的個人資訊與實名認證註冊時一致即可。
此外,提醒從在EZ WAY APP完成實名認證到資料上傳海關,仍有一段時間差,目前約1小時,6月30日APP改版後可縮短為10分鐘;若想降低風險,可註冊完後先隔一段時間再海外網購,以免報關業者一時查不到實名認證資訊。
責任編輯:游羽棠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