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傑當初是戴手銬、腳鐐去考統測,英文滿級分上國立大學外語系的。」更生少年關懷協會主任陳彥君談起一路從少觀所到少年矯正學校,前後關懷與通信將近十年的小傑,語氣既欣慰又驚喜,因為他早擺脫年少輕狂的暴戾之氣,不但即將完成大學學業,更開始認真經營自己的事業。
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一時迷惘或叛逆而誤入歧途,如果已為錯誤行為接受懲罰, 社會不應該再貼上標籤投以異樣眼光,反而要給予反省悔改的機會,在重回正途的路上拉一把,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價值與未來。
「我家原本是健全雙親家庭,但爸爸忙著打拼事業,沒時間照顧我們,媽媽則愛打麻將賭博,兩人因為金錢觀念不合就離婚了。」父母離異之後,小傑和姐姐、弟弟三人,跟著經濟 狀況較好的爸爸居住,「但那時候我很叛逆, 討厭爸爸的威嚴管教模式,不斷起爭執,於是國三離家出走到台北找媽媽。」環境變遷加上轉學交到壞朋友的緣故,他接觸到毒品,又 陷入販毒賺錢買毒的惡性循環,結果遭到逮捕,在少觀所待了三個月。
離開少觀所之後,小傑陸續在加油站、 鐵板燒店打工,但想用輕鬆方式快速賺錢,忍不住又走上販毒的歹路,「有一次朋友請我吃搖頭丸,藥效發作開始神智不清,渴望一步登天賺更多錢,結果去賭場賭博,一夜大輸三十萬。」龐大數字讓他更加心慌意亂, 找了幾位朋友結夥搶銀樓,在搶到第二家時,朋友先被警察拘捕,他再被招供出來,第二度進入少觀所。
強盜行為屬於重罪,小傑這次宣判刑期是四年多,必須從少觀所移送至少年矯正學校,「那時我還沒有想變好的念頭,只覺得『越關越大尾』,出來又是一條好漢。」直到有天在六人 擠一間的牢房裡,看著唯一一扇窗戶外頭黑漆陰暗,心情莫名低落,「我想大聲喊叫宣洩心情,但怕擾亂舍房秩序而作罷,才發現連這一點自由與權利都沒有,決定改變自己。」
小傑國小成績還不錯,因此立下讀書翻轉人生的志願,每天只睡四、五個鐘頭,其餘時間全用來自學課業,甚至與更生少年關懷協會志工長期通信時,特地全寫英文當做練習,「不能 讓愛我的家人跟志工失望,他們寄託很多期待在我身上!」果然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他二十一歲成功考上國立大學外語系,重獲自由與尊嚴,並且四年來戰勝意志力不再犯錯,如今更在父親支持之下自行經營海產店,有了明確人生奮鬥目標。
但不是每位迷途少年都像小傑一樣順利與幸運,陳彥君主任提到:「許多孩子的復歸之路充滿挫折,以為自己調整好了,找工作時卻發現不被社會接納。」這也正是更生少年關懷協會 排除萬難,要在寸土寸金台北市開設「未來咖啡」的初衷,希望有一處中繼培力場域,協助職業訓練並學習人際互動技巧。
「我蠻喜歡咖啡廳工作,只是沒有一技之長,不曉得可以做什麼,還好有小君姊的介紹,進來接受培力訓練。」小甄今年十九歲,上國中後經常蹺課參與宮廟陣頭,交到人際關係較複雜的朋友,進而接觸毒品、陷入毒癮深淵,國二起反覆進入少觀所五次,最短曾待五天留置查看, 最長則待三年接受感化教育,直到去年表現良好提早出所,再經由長期開導、通信的更生少年關懷協會推薦,來到未來咖啡任職,「這裡非常願意給予學習機會,包括培訓考取證照,我現在已經考上中餐丙級證照,明年想繼續考別的證照。」隨著一年多來在職場中重建自信,小甄 不僅晉升內場主管,也找回穩定的生活節奏與正向的心理態度,為融入社會繼續努力著。
小傑跟小甄都是從未成年犯錯就接受輔導至今,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秘書長江元凱表示: 「十八歲之後,正是這群孩子步入社會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所以我們非常重視自立生活能力的養成。」成立三年的「未來咖啡」,便提供培力訓練和就業輔導,讓孩子在這裡體驗、學習與成長,「一旦有了能力,才敢對未來懷抱夢想。」尤其許多更生少年來自資源匱乏的家庭,經由協會整合資源援助,以及預計衍生的行動咖啡、胖卡餐車等創新創業模式,可望幫助他們有更多機會及早回歸社會。
至於陪伴與關懷的時程拉長,協會勢必得擴充人力,做好每一項工作環節,秘書長於是特別感謝傳善獎的支援,能將輔導資源中心劃分為資源管理中心與關懷輔導中心,藉以優化組織管理並訴求永續發展,然後再結合地方教會資源,就能編織一張社區志工守護巨網,降低危險因子的影響,看見更多孩子快樂無憂長大。
長期陪伴司法處遇少年,依據三級預防、社會復歸、創新培力等三大核心目標,二十六年期間成功引導無數迷途少年浪子回頭,打造專業多元的安全保護服務。
2019傳善獎八家獲獎機構
相關報導請鎖定每周日晚間9點東森新聞台「台灣1001個故事」
東森新聞台首播12/22 21:00-22:00
東森財經台重播 12/29 15:00-16:00
東森超視重播 1/4 14:00-15:00
詳細播出訊息 請上傳善獎官網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