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看似純喝酒聊天,他卻能拿下千萬生意⋯頂級業務的飯局都在做什麼

- 業務成功的關鍵在於與客戶建立信任,將彼此視為合作夥伴。
- 做生意時應避免直接推銷,而是透過討論市場趨勢和共同利益,營造互利共贏的氛圍。
- 業務若將自己定位為合作夥伴,更有機會增加客戶信任,進而促成更大額的交易。
L在等待業界前輩C時,回想起與他相識的經過。當年,他們到同一家公司提案,一起坐在門外的等候區。C突然笑著對L說:「你好,你是O公司的?我是X公司的C。」
L禮貌的點頭,氣氛正陷入尷尬時,會議室的門突然打開,一名女子喊道:「O公司,換你們了。」L緊張的起身步入會議室,身後傳來「加油!」的聲音。他回頭一瞥,只見C微笑著,那笑容在L看來頗具威脅,因為C神態自若,只帶著一個簡單的檔案夾,卻流露出勢在必得的氣勢。
最終,C贏得了競標。
後來,L在公司尾牙宴上再次遇到C,兩人同桌而坐。席間,L看著C到處敬酒、與人寒暄。突然,該公司總經理現身敬酒,眾人紛紛起身。C率先舉杯,笑著說:「總經理年輕有為,事業有成,令人敬佩!」
總經理看著C說:「老大哥,你要走也不提前說一聲,之後我們公司該找誰啊?」
C搭著總經理的手,笑道:「找L啊!他們公司的產品也不錯,這位後輩認真負責,你們本來就有合作嘛!」L還沒反應過來,3人便舉杯共飲。
宴席過後,L支支吾吾的問C:「前輩,您剛剛⋯⋯?」C笑著說:「我跟前東家有些不愉快,所以不幹了。你挺努力的,我很看好你!這總經理的生意,好好做吧。」
整晚,L看著C穿梭在人群中,卻沒機會再與他多聊幾句。再次相遇時,C已成為L客戶公司的主管。
說實話,L從不欣賞C那油腔滑調的業務手法,但奇怪的是,客戶卻很吃這一套。無論C是競爭對手,還是如今的客戶,每當L看到C的微笑,第一直覺總是「笑裡藏刀」,卻又不至於令人厭惡。
後來再聽到C的消息,已是他離開業界、轉戰其他領域,據說事業依舊順風順水。L由衷佩服這位前輩,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展現超業的風采。雖然兩人談不上交情深厚,但L曾與C維持數年客戶與供應商的關係,也觀察到他獨特的業務特質。
應酬或社交是一回事,有本事則是另一回事
或許把酒言歡是業務與客戶拉近距離的方式。但說實話,L並不認同這種應酬文化。他見過不少酒量驚人卻毫無實力的銷售員,肚子裡除了酒精,什麼本事也沒有,對這種人,他一向嗤之以鼻。
然而,C多少顛覆了L對這類業務的刻板印象。論應酬社交,C無疑是應酬社交的高手,他總能炒熱氣氛,讓每個人都感到輕鬆愉快。
即使像L這樣排斥應酬飯局的人,只要C在場,也會覺得輕鬆不少。雖然C偶爾也與客戶聊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但更多時候,他談的是市場趨勢,分享自己的觀察與見解,分析當下局勢該做哪些生意、如何才能賺錢。
C是個典型的生意人。雖然他的目標是推銷產品,但在飯局上卻從來不提,而是以輕鬆的氛圍與客戶交流,討論市場與生意經,讓人感覺像是2位生意夥伴在聊天,而非業務與客戶的應酬往來。幾杯酒下肚,客戶往往與C稱兄道弟,這份交情或許建立在利益之上,但做生意求的本就是互利共贏。
C還有一條原則:客戶可以醉得不省人事,但自己絕不能在客戶面前失態。L曾與C在某場飯局中遇上喝得爛醉的客戶,最後還一起送對方回飯店。
離開時,L對C的一舉一動印象深刻。C特地向櫃檯交代,某房的客戶喝醉了,若發生狀況別叫警察,先聯絡他,他會處理。
想做大生意,就得建立信任感
C是典型的生意高手,目標是推銷產品,但在飯局上從不直接提,而是與客戶輕鬆交流,討論市場與生意,讓人感覺像是生意夥伴在聊天,而非業務應酬。
C常藉由應酬場合與客戶討論市場和賺錢的策略,實際上是在測試客戶的想法。人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比較放鬆,也更容易透露真實的想法。
這種情誼的積累,使客戶見到C就感到高興,並自然認為有商機。因此,不僅能提高進門拜訪的機會,還能精確的找到自家產品的切入點。
C擅長從市場商機的角度洽談訂單。一方面,C曾經創業,擁有豐富的銷售經驗,可以說是商場老將。難怪遇到年紀相當、經驗豐富的客戶時,C不僅是銷售人員,而是可以並肩作戰的夥伴;對於年紀較輕的客戶,C也不僅是銷售人員,而是商場的前輩。
C清楚自己的優勢,善於運用這些優勢找到合適的場合,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業務僅停留在口頭表現,卻無法洽談大訂單,而C卻能進一步達成。
C將自己定位為做大生意,間接讓客戶也以更大的格局對待他。因此,要有千萬訂單,必須讓客戶對你有千萬的信任。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未挖掘的商機
C的人脈相當廣泛,除了擅長在社交場合認識人,無論對方是對手、朋友還是客戶,C始終認為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未挖掘的商機。
L知道C曾因為利益離開前東家,但C擅長運作商場關係。如果合作建立在利益上,分開也自然是因為利益的變動,但C會盡量做到「好聚好散」。有利益就一起賺,若無合作機會,各自安好,無需撕破臉。
這從C離開業界幾年後偶爾轉介生意可見一斑。雖然轉介不是C當時的主要收入,但轉著轉著,C依然能在業界順風順水。
這次與L相約碰面,C告訴他自己已重返業界,加入一家跨國集團,並有一個大訂單需要合作。這位老前輩充分展現維護利益關係的功夫,讓他處處都能遇到貴人。
*本文獲「Emma」授權轉載,原文:從競爭到合作:一位業界前輩的啟示錄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商周大調查

川普關稅恐慌擊潰股市,投資怎麼辦?專家:不該改變你的整體計畫!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