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她發現職涯越走越順的秘訣:坦承自己不會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她發現職涯越走越順的秘訣:坦承自己不會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她發現職涯越走越順的秘訣:坦承自己不會

她發現職涯越走越順的秘訣:坦承自己不會
在職場上,承認「自己不會」非常重要。許多新鮮人在職場陷入困境時不敢和前輩求助,其實只要願意開口,就能釋放心理壓力。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Bess
獨立觀點 2024/03/28
摘要
  1. 在職場上求助於他人,不代表自己比較弱,反而是一種壓力的釋放。除非平常不會做人,大多數人並不會因為你不懂、不會而酸言酸語。
  2. 如何「無痛求助」?可以平時多和同事聊天,把開口的阻力降到最小。並練習問問題的技巧、看懂身處職場的局勢,才能問出真正有幫助的問題。

前些陣子跟一個大學學妹聊天,發現了造成職涯不順的一種狀況:不願意示弱,或是明明陷入困境,卻不敢、或不願意跟同事求助。我想不少讀者是學生或剛出社會不久的職場新鮮人,這是個值得聊聊的議題。

造成「不敢求助」的心理因素

  • 名校情節。
  • 覺得自己的問題很蠢。
  • 沒有勇氣講自己遇到的問題。
  • 覺得沒有人會懂。
  • 怕被同事看不起。
  • 怕被同事亂傳。
  • 覺得跟老闆溝通無效。

來自身邊親友的錯誤回應,可能使狀況更惡化

更可怕的是,當跟自己的家人、朋友講,家人和朋友也出現了這些狀況:

  • 只會單純口語安慰。
  • 抓不到問題重點。
  • 判斷不準當下情境。
  • 無法拆解問題,分步驟協助。

最後,當事人會進入自我迴圈的無解循環,自爆離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解方:適當的示弱,也是一種好人緣的積累

以前在學校會覺得「要被別人崇拜才是強者」,最好還要被封「XX一姊、OO一哥」之類的,但出社會以後,我發現,這種想法還滿可怕的。

因為這樣很容易被江湖高手電趴在地!還是把尾巴收好、踏踏實實的學習,不會的就說不會、虛心求教,這樣跟資深的同事與主管,比較容易建立好關係。

我自己敬佩的BU Head還滿可愛的,每次Quarter End(編按:每3、6、9、12月的月底)那個月結束,被扒完一層皮以後,他常常累得躺在椅子上說「自己累得有全身發炎的感覺」,當下我就覺得「自己要再更怒力工作,才不會讓BU Head這麼辛苦」。

坦承自己不會或不知道,是一種壓力的釋放

大部分的人都擔心被笑,說實話我也會,尤其是害怕被說,你不是台大的嗎? 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但我自己工作這幾年問了同事這麼多問題,還真沒被說過這樣的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後來我發現,如果第一點做得好,其實很容易跟同事建立友好的關係,他覺得你也是普通人,好像沒什麼距離感的時候,其實不會對你酸言酸語的。

大部分會被酸,大概都是做人太臭屁、不可一世、有優越感才會被酸。一般人大多願意分享自己會的東西,因為被別人需要的感覺,會讓自己覺得有價值。

平常就能做的事:多跟同事聊

平常有在聊天的話,如果有問題或有困難,隨口就可以問,但平常如果都沒有互動的習慣,要問問題或求助,光開口就是一個難題。

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平常不跟你互動的同事突然跑來找你,一般都會有一些防備心,都會先了解一下他的意圖,才會決定要不要提供協助。

如果是「聊天幼幼班」可以聊什麼?

推薦先聊一些基礎的話題:比如說怎麼來上班?哪裡人?公司附近有什麼好吃的?

從這3個超級無害的問題開始,如果生活遇到一些問題,也可以跟同事詢問,像是經絡不順要看哪間診所、Amazing talker上推薦哪個老師⋯⋯等。

工作相關的話題,也可以從簡單的專業名詞開始問,因為不會佔用別人很多時間,隨著互動越來越多,就可以判斷這個人到底值不值得深交,如果可以,你就可以慢慢講一些工作上的心情、故事,慢慢的,就會有所謂的交情了。

練習問問題與做問題背景陳述

這個真的需要練習,因為別人都是透過我們的敘述去了解狀況,如果表達不完整,或扭曲劇情,其實外人也很容易判斷錯誤,或是問錯問題,這樣也會無解。

第一步是「抽離情緒」,當然,人陷在情緒之中時,非常容易出現腦補或自我解讀的狀況,在陳述問題時,就容易不客觀。學習梳理情緒,也是在自我學習成長路上,要學習的一門功課。

接著是對「局勢」的理解,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可能都是公司的小小螺絲釘,所以你所關照的職場,可能只有主管與周圍的同事,但這些可能都是大局之中的小局,如同總體經濟影響著產業與個股的狀況。

所以,在陳述問題的時候,你必須盡可能的將情緒因素降低,並提供更完整的「局勢資訊」,例如發問時,也提供相關部門與其地位,這樣對於問題接收方來說,才會比較容易協助你找到適合的解法,你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幫助。

建立自己的人生軍師團

建立軍師團不是認識一堆有名的人或是進大公司就有用,而是一個釐清自我價值觀與學習判斷各種衝突說法的過程。

這一步,我也覺得不太容易,因為真的有正確職場觀念、具有教練思維、又願意指導後輩的人不多。我大學時做過3份實習,至今跟每位當時的主管都保有聯繫。但說實話,不是每個主管的想法我都認同,甚至有些主管的價值觀跟我越差越遠,漸漸的也比較少聯繫了。

隨著工作經驗越來越多,你會發現價值觀真的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選擇自己認同的價值與公司文化,然後跟自己比較契合的前輩請益,當自己遇到難關的時候,就能比較容易過關。

多聽聽相關的課程、Podcast

舉個例子,當我接觸到大人學的核心理念「看懂局、選策略、積籌碼」時,不得不讚嘆他們「怎麼把大人世界的遊戲規則,摸得這麼清楚?還能用很有系統的方式教大家怎麼成為成熟大人」我真的很佩服他們設計內容的能力。

如果真的做不到示弱,該怎麼辦?

如果你在「示弱、坦承自己不會」這部分就是遲遲無法跨出去,很有可能是對自己的自信不足。你可能要思考:「自己在成長的歷程中,是不是有發生過什麼事情,才讓自己這麼沒有安全感?」

在這條路上跌跌撞撞了這麼多年,總算有了自己的一套自己的心法,我想這個是滿值得分享的事。希望這次分享的訣竅,對你有幫助!

*本文獲「Bess」授權轉載,原文:【職場新鮮人專區】職涯初期避免自我爆炸的方法

責任編輯:陳柏燕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職場新鮮人 職場人緣 職場 怎麼請示 職場發問 職場問問題 職場示弱 職場人際關係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