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當你要找同事,會先傳訊息還是直接走到他旁邊?「桌邊轟炸」超惹人厭!

1.「桌邊轟炸」指職場中,遇到問題或需要溝通時,逕自跑到同事座位提問、傳達任務,或直接站起來向隔壁同仁搭話及詢問。
2.許多人對這樣未事先知會,直接前來的行為感到不舒服,認為會打斷思緒和正在進行的事,音量過大又會影響坐在周遭的其他人。
3.但也有人認為,「面對面」接觸是人類社會難以割捨的互動模式,文化發展與演進都免不了與人當面交流。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發表了對「桌邊轟炸」(Desk Bombing)的觀察,稱做出這種行為的人為「桌邊轟炸者」(Desk Bombers) ,引起熱烈討論。
在這個科技發達、電腦和智慧型手機都普遍流行的時代,要問同事問題時,即便對方就在同個辦公室,你是否寧願先傳訊息,再和對方約時間面對面溝通?你是否曾被同事拍肩嚇一跳?是否因螢幕上有不能讓人看的東西而慌張關掉?
有人認為,直接到桌邊的行為十分不禮貌,在職場禮儀中應當避免。也有人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交流方式,盡快解決事情有何不妥?究竟「桌邊轟炸」是什麼?《104職場力》帶您一起了解。
「桌邊轟炸」很沒禮貌嗎?
nabi總知識長Mr.6,在《104 學習精靈》的「今日頭條知識」單元中,和讀者介紹「桌邊轟炸」這個概念。
現代職場對於這樣的行為,有什麼評價呢?金融時報該文作家寫道,「桌邊轟炸」是指在職場中,遇到問題或需要溝通時,逕自跑到同事座位提問、傳達任務,或直接站起來向隔壁同仁搭話及詢問。
現今科技發達,職場環境多利用資訊設備作為溝通工具,有任何事情要討論時,多數人會利用公司電子郵件或通訊軟體開會、傳送資訊。
再者,當今人們更注重隱私,有些企業辦公室座位設計使用隔板,讓每個人能保有獨立空間不受打擾。而有些人工作時也會戴上耳機或耳罩等避免聲音干擾,以專注於業務和職責。
因此,越來越多人對未提前知會、直接前來討論事情的行為感到不舒服,認為此舉會打斷其思緒和正在進行的事,音量過大也會影響周遭其他人。因此,在職場和其他場所都應避免類似行為。
該作家原先聽到同事提起這個現象十分驚訝,認為這不是件稀鬆平常的事嗎?況且2人都是在同個辦公室、甚至座位相鄰而非相隔2地,任何事情卻都需要透過電子郵件、文字訊息溝通,豈不是降低效率、與團隊合作背道而馳?
不只是年輕人,各年齡層可能都不喜歡「桌邊轟炸」
該文作者簡單調查後發現,其實不僅年輕人不喜歡此行為,中年或其他年齡層的工作者也對這個行為感冒。文中舉例,一位年輕員工要向主管報告時,任何事或問題一律只透過電子郵件傳達,即便主管就坐在他的隔壁。
而回想自己的工作經驗,是否遇過職場氛圍、主管與同事們溝通方式同樣暗示著你,任何事情請先透過文字傳達?似乎現今社會多數人已經有這樣的默契,不直接打擾別人。
或許因為Covid-19疫情大幅改變你我工作與生活模式,遠距工作仰賴通訊軟體,人們習慣用文字溝通,「面對面」不再是必須,反而使用數位工具更能創造想法與更周全的思考。
對「桌邊轟炸」的反駁
但有人提出反駁論點,認為擔憂「桌邊轟炸」的人應該思考一個問題:現在工作模式多元,但後疫情時代不少公司企業也開始要求員工回辦公室上班,辦公室的場域設計除了便於企業管理,何不也是讓員工能及時溝通、解決問題?
「面對面」接觸是人類社會難以割捨的互動模式,文化發展與演進免除不了當面交流與傳達。自由溝通、即時反應所產生的效率都是電子郵件和通訊軟體無法達成的,甚至還要花費軟硬體成本維護。
蘋果執行長Tim Cook要求員工自9月開始,每周至少3天必須回到辦公室上班。遠距工作有著一定效率、遠距視訊會議也能拉近彼此的距離,但「面對面合作是蘋果重要的企業文化之一」(in-person collaboration that is so essential to our culture),同時有許多事情是遠端會議無法複製的,蘋果試著在2者之間取得彈性與平衡。
從避免打擾別人,到害怕影響他人
該文作者也提到另一個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現象:打電話。以前有需要聯絡時都是直接撥打電話,但現今卻有著「直接打電話是否會讓對方感到唐突和不禮貌」的掙扎,有事聯絡需要時,要先傳文字訊息詢問現在是否方便、現在是否能夠透過電話聯繫?獲得許可後,才能撥打電話給對方。
這樣的現象是害怕影響到他人?還是害羞與人直接溝通?今天的職場文化會有此氛圍的原因又是什麼?《104 職場力》小編認為,許多人對「桌邊轟炸」感到不舒服,是因為「突然出現」,而不是不能直接當面討論。可以進一步分2個層次討論:職場禮儀與做事方式的變遷。
1.職場禮儀
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緻,每個人各司其職,即便在同個辦公室中,也都處理著各自的業務與任務。許多事情並不能獨自完成,需要與他人合作、溝通,但個性不同想讓事情順利進行時,學會換位思考、尊重他人就顯得重要。因此許多職場前輩會告誡職場禮儀、禁忌,都是為了要避免誤踩他人底線,造成氣氛不愉快,更耽誤公事處理。
同理,並非不能直接向同事詢問問題,而是要在對方有空檔、時機適當時,以不干擾對方的原則提出問題、進行討論。若問題有時效性,必須即時處理,應先使用文字訊息詢問,再進一步面對面對話,維持「職場禮儀」。
2.做事方式的改變
Covid-19疫情大幅改變了工作型態和辦公室文化,今日運用科技設備可能讓過去被認為是必要的職場元素產生變化。透過通訊軟體的文字,比起口述更為清楚,並能留下記錄供日後檢討;對於不擅長表達的人來說,文字訊息也能給予思考空間,周延考慮後再給出回應。但文字沒有溫度、可能產生認知上落差,也難以透過訊息了解對方的態度。面對面時,能藉由觀察對方表情了解文字未透露出的訊息。
事實上,方法都是有好有壞,運用數位工具是為提供協助、創造不同思維。過去可能認為討論事情沒有親自拜會,是件十分失禮的舉動,但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普及,越來越多人開始接受遠距會議的方便性及效率,不再視其失禮與否,成為大家都願意運用的模式。
其他職場新鮮人常見「6大NG行為」
現今職場除了「桌邊轟炸」讓人困擾,《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曾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網友熱議職場NG行為,最後整理出前6名,小心成為職場中討人厭的角色。1.打擾同事工作步調
2.推卸責任又偷懶
3.未留意說話音量
4.能力差又不願學
5.常遲到請假缺勤
6.做事粗心不仔細
能力好當然可以達成職責要求、獲得讚賞,但經營職場人際關係,能提供更多助力,甚至彌補自身的不足。
資料來源:Financial Times、HR Grapevine、The Guardian、Cheers快樂工作人
*本文獲「104職場力」授權轉載,原文:你會對同事「桌邊轟炸」嗎?直接到同事座位問問題,很失禮嗎?|職場熱議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104人力銀行官方內容平台,職場專業情報第一選擇:履歷範本、自傳範例、求職面試、職場溝通、經營管理、工作心法、職涯規劃、中年失業、就業機會等。不只幫你找工作、找方向,更要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新鮮人、上班族、二度就業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