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觀點不同,總想爭輸贏?劉潤:達成利益最大化才重要

1.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客觀事實產生爭議時我們可能會很憤怒。實際上,那不是觀點認知差異,而是立場利益之間的衝突博弈。若能想清楚這點,誰贏得爭論不重要。
2.在立場不同時,要懂得「表達,但不說服」。意見不同,是正常的。別人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所以他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看法。
我目睹過一次辯論,一身冷汗。
張偉俊老師是中國第一位私人董事會教練。有一次,他受邀主持了一場企業家辯論會。這些平常在自己公司永遠偉大、光榮、正確的企業家們坐在一起,誰都不能說服誰。他們越辯越激動,辯得臉紅脖子粗,我看差點就快打起來了。
現場衝突的緊張氣氛,一時間劍拔弩張。然後,張偉俊老師突然叫停辯論,說:「下一個環節,交換觀點,繼續辯論。」聽完之後,人都傻了。稍微停頓後,大家又唇槍舌劍起來,開始幫對方自圓其說,又差點要打起來。這對在場的企業家們,是深刻的一課。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針對客觀事實依然產生爭議,有時我們會很憤怒。「指鹿為馬」這麼荒謬絕倫的觀點,為什麼還會有人支持?為什麼還會爆發這麼激烈的衝突?難道大家都是傻子嗎?那根本不是觀點認知差異,而是立場利益之間的衝突博弈。能夠想明白這一點,誰在衝突中贏得爭論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怎麼和不同認知的人達成利益最大化。
自從2006年《計程車MBA》那篇文章,有人至今打死都認為那是我瞎編的後,我就認識到:「別人的觀點」有時是無法改變的。至於雙方如何理解,則全在於「立場」。你的立場,決定了你眼中的真相。
什麼是「立場」?
立場,就是被位置和利益影響的觀點。你說熱不熱?你覺得挺熱的。但你是物業公司。你一旦說熱,就要給大廈開空調了。你一邊冒著汗,一邊說,我不熱,我就是不熱。這時,你和他就沒什麼好辯論的了。除非你能和他有相同的位置和利益,否則你們是不可能達成共識的。
在辯論場上,這叫「持方」。因為持有正方觀點,你能面紅耳赤,說服對方。甚至你都相信自己真的相信這個持方了。但是,主持人突然說,交換立場。雙方愣了一下。我們不爭對錯,我們只爭輸贏。
幾秒鐘後,因為持有反方觀點,你還是能面紅耳赤,說服對方,甚至你都相信自己真的相信這個持方了。這就是立場。不要和有位置和利益相關的立場辯論。這就是為什麼說:小孩子才談對錯,成年人只談利益。為什麼?因為小孩子沒有位置和利益。
表達,但不說服
生活中,總是會遇見這樣的人:他們的觀點永遠取決於對方的觀點。只要對方是贊成的,他們就會反對,而只要是對方反對的,他們就會贊成。你說駱駝比馬大,他就說,我就看過一隻小駱駝,比馬還小。這時候,你要立刻含笑閉嘴,給他豎一下大拇指:「嗯,你說的都對。」
因為再爭論下去,你也無法幫他建立全局觀,他卻可以永遠在特例世界裡,洋洋得意。很多人知道英文裡有個單詞「interesting」,在口語表達時,指的不是「有趣」,而是「哦,你原來是這麼看的,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啊」。
但是英文中還有1個片語,你也應該知道。我不是來教你英文,而是讓你知道另一種思維方式。這個片語是「good for you」。當你特別想去做一件事,去和別人興高采烈的說,然後問「你覺得怎麼樣」的時候,他可能會說「good for you」。這個「good for you」,不是說「我也覺得特別好」,而是說「你想做,那就做吧,你覺得好就行」。
什麼意思?意思是,我覺得怎樣,不重要。你覺得怎樣最重要,因為這是你的行為,你的結果,你的受益,你的代價。這都是你的。你要為此負責。我祝福你。
另一個句子是「I agree to your disagree」。這個聽上去像繞口令,直譯是:我同意你不同意我。意思是,我的觀點是這個。你不同意。我沒問題。你當然可以不同意。我只是想告訴你我是怎麼看的,我不想說服你。我也無法說服你。
我們意見不同,是正常的。為什麼我要說這個單詞(interesting),片語(good for you),和句子(I agree to your disagree)?是因為我想讓你瞭解一種思維方式,就是「表達而不說服」的思維方式。我們總想說服別人。沒必要。
不是因為你認為自己是對的,你就必須說服別人的。別人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所以他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看法。你表達,但你不說服。別和我槓,槓就是你對。以後表達完,他不接受,你可以說:Interesting, good for you, I agree to your disagree.
最後的話
有人拜訪子貢,問:一年有幾季?子貢說,春夏秋冬,四季。那人說,錯,只有春夏秋三季。兩人爭論不下,去問孔子。孔子觀察來人後,說,是的,只有三季。來人滿意離開。子貢不解。
孔子說,來人一身綠衣,分明是田間蚱蜢。蚱蜢春生、秋亡,一生只有春、夏、秋,哪裡見過冬天。在他的思維裡,完全沒有「冬天」這個概念,你和他爭論三天三夜,都不會有結果的。
蟪蛄不知春秋,蜉蝣不知朝暮,夏蟲不可語冰。如果一種蟲子的生命週期只有夏天這幾個月,你很難和它說清楚冰是什麼東西。蟲子信誓旦旦認為:「人類都是騙子,世界上,根本沒有冰這種東西。」因為它的生命週期從來不經過冬天,思維中根本不認為有冰的存在。它生存的世界決定了它的認知。
一個生活在清朝初年的人穿越到21世紀,看見人進入汽車後,汽車會動起來。於是他得出了結論,汽車的動力來自於人。他所處的環境限制了他的認知。他的認知中,根本沒有發動機的存在。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永遠不要和三季人討論四季,永遠不要和有利益立場的人辯論誰對誰錯。否則,你會死在他思維裡從來不曾存在的那個「冬天」。
別和我槓,槓就是你對。
*本文獲「劉潤公眾號」授權轉載,原文:別和我槓,槓就是你對
責任編輯:易佳蓉
核稿編輯:林思妍
商周大調查

川普關稅恐慌擊潰股市,投資怎麼辦?專家:不該改變你的整體計畫!
劉潤
潤米諮詢董事長,網路轉型專家,擁有23萬以上用戶的私人商學院——「得到」專欄《劉潤•5分鐘商學院》創始人。中國最貴的商業轉型諮詢師,前微軟戰略協作總監,海爾、百度、恆基、中遠等眾多大企業的戰略顧問。
工作、公益之外,愛好旅行,徒步戈壁,環騎青海湖,到達珠峰大本營,登上南極大陸,抵達北極點,探訪達爾文島,登頂非洲吉力馬扎羅。
著有《2012,買張船票去南極》、《人生,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旅行:從微軟到北極點》《互聯網+》、《互聯網+戰略篇:傳統企業,互聯網在踢門》、《趨勢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