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為了成為「優秀員工」,我和同事成了敵人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為了成為「優秀員工」,我和同事成了敵人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為了成為「優秀員工」,我和同事成了敵人

為了成為「優秀員工」,我和同事成了敵人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晉良
摘要

1.上班族有進取心、自我要求高,習慣性挑戰自己、爭勝負,是很常見的現象。

2.但若遇到了勝負欲太強的同事、鼓勵內鬥文化的公司,建議參考3個做法:工作得意時,盡量顧及所有人;適時裝傻,讓大家心理平衡;尋找隊友,彼此背書。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LinkedIn
微信ID:LinkedIn-China
LinkedIn領英是全球知名的職業社交網站,每個《財富》500強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最近,朋友A因買房要還房貸,想多賺點錢,就辭掉了堅持兩年的工作,去到新公司。面試時,HR和主管都打包票,承諾公司氛圍良好,非常適合A這種年輕人來奮鬥。而這家公司提供的薪水,也比之前翻了一倍,A很滿意。可去了之後她才發現,這裡風氣不太對。

首先是主管,整天板著黑臉,和面試時的慈眉善目,判若兩人。然後是周圍同事的內鬥。從暗地裡的互講壞話,鬥到明面開會時的針鋒相對。最恐怖的是,大家這樣互鬥,根本沒空理客戶。就算能和客戶達成意向,也會因同事的拆台作梗,把單子弄爛。

A對此很不理解。大家齊心協力,多賺點錢不好嗎?為什麼非要爭個你死我活?這種疑惑,也是如今很多年輕人的心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D

職場爭勝負,是如何產生的?

在現實中,我們與同事的關係,是這樣的。平時表面上嘻嘻哈哈,大家其樂融融。一到有利益糾葛的時刻,彼此都想抽對方的板凳。有些年輕人,就在這種爭強好勝中吃了大虧。而他們踩坑的地方,大致有3種:

1. 不分敵友,盲目競爭

我曾帶過一位實習生,本身沒什麼壞心眼,就喜歡和人競爭,想從中獲得進步。轉正後,他被主管分到了核心部門。結果沒出一個月,辭職了。原因是,他在競爭中得罪了人。因為他的表現優秀,讓有些敏感的人,意識到這是威脅;有些在競爭中輸給他的人,就開始產生記恨。大家無一例外,都開始針對他。在職場中,良性競爭需要彼此的胸襟,惡性競爭則只需要戾氣。

2. 立下「完美人設」,沒有團隊意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D

我剛開始工作時,遇到了同事B,她屬於公司裡業績好,狀態好,名聲好的完美員工。因為她平時顯得「不食人間煙火」,和周圍同事的距離感異常明顯。隨著她不斷拿到好成績,距離晉升越來越近,大家都很酸,也很嫉妒。終於,有人坐不住了,開始在工作中給B製造麻煩,該配合的事,拖延不配合;還有人在私下造謠,編造她的種種問題。B就算再優秀,內心再強大,也頂不住同事內鬥的「頻繁攻擊」,最後只能離開。

在職場,樹立完美人設,脫離團隊孤軍奮戰,很危險。有些人,就是見不得你的好,也不想讓你過得好。只有打擊你,拖你下水,他們才會內心平衡。也因為嫉妒的存在,內鬥就會產生

3. 沒有站隊,只想左右逢源

或許你會納悶,既然被瞄準的人都是優秀且強大的,那如果自己不參與競爭,也不突出,是不是就高枕無憂了?其實,這也未必。

職場中,一些爭強好勝的領頭人,也會為了團結大夥,從而物色一些無辜的人,當靶子。相較於去招惹那些已經站隊的人,顯然不站隊的人,更容易欺負。所以,想在公司派系之間保持中立,就會讓自己成為「肥肉」,誰都能踩你,誰都能欺負你,沒有關係基礎,也沒人得意你。內鬥就因此像蒼蠅一樣,哪裡有利益糾葛,就飛向哪裡。

職場內鬥,可以避免嗎?

其實,我們討論勝負欲時,指的是兩種心態:一是進取心強,對自己要求高,習慣性地挑戰自己拿出更好的結果;二是極端狀態,單純好鬥,對「贏」有著不健康的痴迷。

求職時,無論我們如何避免,市面上沒有內鬥的公司,終究是少數。若是我們真遇到了,存在內鬥的公司,該怎麼辦?具體方法,可以再參照3個維度:

1. 得意之時,盡量顧及所有人

我還是實習生時,當時公司有位同事,簽了一個大單,然後請大家喝飲料。我以為沒有我的份,畢竟自己剛來,沒什麼存在感。但沒想到,那位同事真遞給我一瓶,還鼓勵我好好做。那瓶飲料的滋味,直到現在我還記得。而這位同事,在後續只要簽了單子,每次都會給周圍人一些小恩小惠。我當時所在的公司,內鬥很嚴重,但奇特的是,基本上沒人找這位同事的麻煩,大家都給他面子。這就是用人格魅力,獲得了大家的認同。

除此之外,我們自身的態度也很重要,就是不能忘記自己是誰。保持謙卑,平時對同事多操點心,相信他們在後續也會還以真心。

2. 適時裝傻,讓大家心理平衡

在我應對公司內鬥時,經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每一次表現好,就故意犯點無傷大雅的小錯。這樣做,一方面用錯誤對沖了我的成績,使自己不太顯眼;另一方面,也給了同事吐槽我的空間。

或許有人會擔心,這樣做會影響自己在主管心中的形象。其實並不會。因為主管對員工的判斷,日常表現只佔很小一部分,對方沒空整天盯著我們。占主導地位的,是業務能力,以及大家的評價。而只有把同事基礎搞好,我們才有合作的機會、表現自己的餘地。否則就是空談。

3. 尋找隊友,找隊伍背書

之前有次開培訓會時,同事C無故缺席。等主管就位後,那些和C有仇的同事,都在旁邊搧風點火,和主管控訴C不敬業,不來開會,不尊重公司等等問題。然後這時,有位主管器重的主管發話了:「C平時工作認真,也很用心,我相信他不是故意缺席的。」這一下就讓那些想內鬥的人,徹底閉嘴。

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教授施奇恩(Edgar H. Schein)曾指出,職場中,大家關係相處一般的,是1級關係;也就是說,當我們想在職場中尋找幫手,1級關係,因為交情不深,往往靠不住、2級關係開放度更深,也更容易遵從彼此的承諾。

就像那位主管,之所以幫同事C說話,也是因為他們之間擁有長時間的合作關係,屬於一個隊伍裡面的。這樣做的好處,自己遇到困難時,還有人能幫。而這樣做的壞處,就是將我們的前途,和隊伍綁在了一起。若是主管換屆,或是隊伍跟別人內鬥,我們也很容易受到牽連。

但總體而言,利用站隊來尋求庇護,仍然是普通打工人,避免被鬥的有效方法。那種不屑於站隊,期望著能自成一派,就定職場內鬥的情況,只會出現在電視劇中。現實中的職場,沒有一本萬利。最後,也希望你能找到合適自己的選擇。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晉良,獲LinkedIn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李頤欣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將開始,你認為最具潛力的經濟特色是?
1. 大量隨香客促進地方消費
2. 帶動周邊商品銷售
3. 創造龐大志工經濟
4. 跨縣市路線的旅遊經濟
5. 科技加持的數位商機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甲媽祖遶境進香》9天8夜路線圖、日期、GPS、直播、報名全攻略
相處 內鬥 合不來 同事 方法 心機
LinkedIn (領英)
LinkedIn (領英)
LinkedIn (領英)
展開箭頭

LinkedIn (領英) 創建於200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矽谷。致力於向全球職場人士提供溝通平台。LinkedIn是全球知名的職業社交網站,每個《財富》500強公司均有高層加入。2014年1月,LinkedIn宣布正式進入中國,並啟用中文名稱「領英」,努力為中國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

微信公眾號ID:LinkedIn-Chin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