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稱讚別人跟拍馬屁不一樣!該怎麼做?人際互動專家:當支「螢光筆」

1.人際溝通專家凡妮莎以「螢光筆」比喻,與他人聊天時,適度凸顯他人優點可以使對談更愉悅。
雖然大家都不願意承認,但我們其實非常喜愛談論自己。哈佛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發現,人在談論自己時,大腦會出現一些變化——構成中腦邊緣多巴胺系統的大腦區域會變得更活躍。看到關鍵字「多巴胺」沒有?談論自己會帶來愉悅感。如何適度凸顯對方的長處?人際智商實驗室創辦人凡妮莎比喻:讓自己當一支螢光筆!
卡內基的名言「要成為有趣的人,先要對別人感興趣」背後的科學,當你對別人感興趣,當你聆聽,當你讓別人說話,他們就會感到愉悅。但這是否意味著我們都應該在互動中保持沉默呢?當然不是。對別人感興趣只是第一片拼圖而已。
第一步:當你提出一句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的談話刺激素,並聆聽對方的回應時,對方就會因此感到愉悅。成功!不過,真正的重點在於你接下來做的事。第二步:你有沒有重視對方說的話?你聆聽的重點是什麼?你怎麼回應對方的自我揭露?精采的互動不會只有單方面。重點是:沉默不只幫助我學習如何避免插嘴,也教導了我一種新的聆聽方法。
我從來不曾在說話時學到任何東西。——賴瑞.金(美知名脫口秀主持人)
技巧 1:扮演螢光筆。凸顯你覺得真正值得注意的特色。
記得當初從我哥哥那兒「接手」了我這輩子第一枝黃色螢光筆之後,那枝筆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那一小枝色彩鮮亮的筆幫助我學得更快、記得更多,並且凸顯重點。最優秀的溝通者也會做同樣的事——他們就像談話螢光筆,透過聆聽更了解一個人、記住對方說的話,然後找出其中的重點以採取行動。
精通聆聽的藝術及科學的時候,你可以透過扮演螢光筆做到這一點。一旦知道該聽什麼,你就知道該如何回應。凸顯對方也可以讓你練習更令人耳目一新且誠實的互動。凸顯對方不是美化,不是拍馬屁,也不是狗腿,而是彰顯你真正認為值得注意的事物,並展開真正的談話。凸顯別人不只是給予尋常的讚美。凸顯別人的重點在於真心期望別人發揮最好的一面,並幫助你人生中的每一個人在其表現、行為及整體態度上呈現自己最好且最真誠的一面。
高期待會產生高表現的「畢馬龍效應」
希臘神話中有一則畢馬龍的故事,是 「期望」具有的自我實現力量。雕刻家畢馬龍根據自己想要的創造了一份藍圖,結果那個藍圖就實現了;換句話說,遠大的期望會被回應以傑出表現。心理學家發現這種觀念不是神話,而這個現象就稱為「畢馬龍效應」。
當選民被告知,他們比自己的同儕更「政治活躍」(儘管他們只是被隨機選中的),他們的投票率就比對照組高了15%。當捐款人被告知,其捐贈金額高於平均(儘管實際上並非如此),他們就會因此捐更多錢,而變成捐贈金額高於平均的捐款人。
技巧 2:熱烈讚揚。尤其是在介紹人們認識的時刻。
想知道社交情境中最常錯失的機會是什麼嗎?介紹兩人認識的時刻。
我每週都會收到許多像這樣的電子郵件:「嘿,凡妮莎,我想介紹你認識戴夫。戴夫,這就是你想要的引見了。希望你們兩人談得來。」真無聊!我完全不曉得那個人是誰,也不知道我為什麼應該認識他。介紹兩人認識的時刻是凸顯對方的絕佳時機,就算你認識某人只有短短幾分鐘,還是能在對方身上找到可以熱烈讚揚的特點。
「凡妮莎,這位是戴夫。他在軟體業混得有聲有色,剛推出一件非常成功的產品。」
「喬,這位是蘇。她是非常出色的畫家,也是我認識的藝術家當中最有才華的一位。」
「柯克,讓我向你介紹安妮。我們剛認識,她正在對我說她去南非旅行的精采故事。」
你甚至可以在自我介紹時也這樣做:
「真高興認識你!聽說你有個很棒的部落格,請告訴我你是怎麼成功的。」
「能認識你真是太棒了。約翰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他認識的人總是很有趣。」
「很高興認識你!你的名牌顯示你在肯恩烘焙坊上班—我最喜歡吃那裡的披薩了!你本來就是披薩愛好者嗎?」
為何熱烈讚揚的介紹詞效果那麼強大?
首先,你一開始就為人貼上了正向標籤;第二,你為在場的人提出一個絕佳的話題,甚至可能是討論的主題;第三,你讓別人能夠談論自己——他們從事的工作、他們是什麼人,這會促使他們的大腦分泌多巴胺。沒錯,熱烈讚揚的介紹詞也是個談話火花。你看,多棒的三贏局面。
技巧 3:小心泥人效應。尤其當老闆挑選愛將的時候。
你知道畢馬龍效應的相反是什麼嗎?泥人效應。泥人效應就是:低度期望導致拙劣表現的現象。麥克納特博士發現,泥人效應在職場上尤其普遍——想想那些會挑選愛將的老闆。以下就是這種做法造成的狀況:
身為老闆的傑夫雇用了一名和他同樣畢業於X大學的業務員,特別照顧她,不但比較常和她共進午餐,也總是把最好的任務交給她。畢竟,傑夫認為和他畢業自同一所學校的人接受過最好的教育,而且他也希望自己的校友能成功。她因此獲益於畢馬龍效應。傑夫對她抱持最高的期望,她也拿出最好的表現。
其他員工把這樣的偏心看在眼裡,覺得自己被冷落。其中一名主管肯恩是A大學畢業的,那所學校正是X大學的對頭。傑夫常常取笑肯恩——當然是以開玩笑的口吻。肯恩不會在週末獲邀到老闆家看運動比賽,此外,傑夫也一再取笑肯恩進不了XYZ大學——肯恩雖然知道他在開玩笑,還是覺得不太舒服。
走廊上與茶水間的閒聊確實會對人造成影響。對人懷有最高的期望不僅對新認識的對象重要,對支持已經存在你生命中的人也很重要。你說了些什麼跟你同事有關的事?你又對他們說了什麼?扮演螢光筆的重點在於不斷找尋他人的優點。當你對別人說他們很優秀,他們就會變得更好;當你用心找尋別人的優點,你就會覺得非常開心。
和任何人都能愉快相處的科學:人際智商實驗室精心研發
作者:凡妮莎‧范‧愛德華茲(Vanessa Van Edwards)
譯者:陳信宏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7/11/01
作者簡介
凡妮莎‧范‧愛德華茲(Vanessa Van Edwards)
人際溝通技巧與人際智商方面的研究者、教練、講師與作家。她創立的人際智商實驗室「The Science of People」研究成果被許多媒體廣泛報導,包括CNN、美國公共廣播電台、福斯新聞網、《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報》《富比士雜誌》等。此外,她也為《哈芬登郵報》《財星雜誌》撰寫專欄,並且是多家《財星》500大企業的人際智商教練、國際知名線上教育平台Udemy和CreativeLive的人氣講師,並曾受邀在TEDxLondon演講。
譯者簡介
陳信宏
專職譯者,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並以《好思辯的印度人》入圍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譯作包括《和任何人都能愉快相處的科學》《最後的演講》《心上的刺青》《粉紅色牢房效應》《令人著迷的生與死》《宗教的慰藉》《新聞的騷動》等。
責任編輯:易佳蓉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