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20年追蹤1萬人發現:職場的「好好先生/小姐」,是最吃虧的人

1.「好好先生/小姐」多半是比較願意吃虧的人,但他們有比較能夠適應職場環境,或是獲得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嗎?研究發現,「濫好人」可不會是辦公室裡的幸運兒。
2.競爭是職場生存的基本模式。在一個「會吵就有糖吃」的時代,好脾氣的人往往會自動閉上嘴巴。對他們來說,缺點幾乎和優點一樣鮮明,而這些缺點會讓他們喪失競爭的優勢,錯失更多的機會。
職場上有一種人,性格溫和、樂於助人,幾乎有求必應,常被稱為「好好先生」或「好好小姐」。
這些人有些明顯且共同的特徵,包括:
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面帶微笑,唯唯諾諾的接受任何人的指令,並樂此不疲;
工作上沒有主見,很少發表自己的想法,凡事跟著別人走,迎合對方;
做事沒有原則及固定的立場,總是因人而動;
缺乏競爭意識,凡事都力求安穩,不會主動追求更高的目標,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有什麼更高的目標;
習慣了逆來順受,不會因為他人的反對和批評而動怒。
從現實環境來看,職場上會出現「濫好人」的原因很多,像是:
有些人天性善良,不喜歡與人計較,有時候甚至膽小懦弱,會盡量避免與人發生衝突;有些人則是害怕被排擠,通常很會迎合別人,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希望取悅於人。
另一種原因,則是被後天的成長環境和生活模式所影響。
有些人由於從小就沒什麼壓力及上進心,導致不夠了解自己也缺乏自信,沒有明確的人生規畫,沒有理想及目標,所以只將目光放在眼前這些人的身上,並且很容易受到他人影響。
有些人則是被工作環境養成盡忠職守的性格,習慣了聽從指令,被人差遣,並將這一切當成他工作中最大的責任。
「好好先生」多半是比較願意吃虧的人,但是他們是否真的就比較能夠適應職場環境,或是獲得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呢?
根據美國康乃爾大學、聖母大學及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三位研究人員,花費20年的時間長期追蹤調查1萬名來自不同年齡層,廣泛分布於各行各業的上班族。在調查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先根據「與人相處的難易程度」將所有人劃分成不同的組別,以此來驗證那些職場中的「好好先生/小姐」會不會在排名中墊底,以及「是否容易相處」會不會成為影響個人收入的關鍵因素。
調查結果顯示:那些「難以相處」的人往往薪資較高,而脾氣溫和的「好好先生/小姐」薪資反而比較低,其中難以相處的男性薪資又比「極易相處」的男性每年要多18%。女性上班族的情況雖然比較不明顯,但是「很難相處」的女性薪資仍舊要比「極易相處」的女性平均每年多5%。
研究人員在調查報告中指出,造成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可能在於,脾氣好的人在要求薪資時比較容易妥協,不會計較太多,導致他們在公司的競爭中吃虧。
網路上曾有一篇爆紅的文章〈偷看所有同事的薪資及年終獎金,發現一個天大的祕密〉,作者聲稱自己偶然看到所有同事的薪資情況,發現了一個現象:「公司裡那些脾氣不好、愛拍馬屁、但工作能力普通的員工,薪資明顯高於那些脾氣好、個性老實、工作能力較強的員工。超過40歲的高級工程師,收入遠遠低於那些30歲左右身兼小組長的一般工程師。」
這篇文章很快引發熱議,也引起很多網友共鳴。其實,不僅僅是薪資分配不均衡,也曾有其他研究人員對幾百名畢業生進行調查,發現他們在面試工作時,脾氣越好的人反而越不容易被錄取,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堅持自己的主張,從而無法讓人信任。
而在那些上班族裡,表面上看似脾氣好的人比較受歡迎,可是獲得提拔和成功的機會往往最小;而那些稜角鮮明、很有主見、看起來脾氣不太好惹的人,反而比較能贏得主管的青睞,在公司競爭中也更容易勝出。
此外,好脾氣的員工往往會主動放棄追求利益的機會,面對不公平的分配行為也會保持緘默。
舉例來說,當老闆一直無視於員工的工作成果和貢獻,以各種理由拒絕幫大家加薪或升職時,員工該如何反擊呢?是要忍氣吞聲,還是直接找老闆爭取自己的利益?
對於那些「濫好人」來說,這事情再簡單不過了,他們只需要這樣告誡自己:「我是一個非常正直且稱職的員工,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我沒有辦法控制別人要怎麼做。」
拋開內部的分配和競爭問題,以維護人際關係的角度來看,儘管擁有一副好脾氣會讓人看上去更受歡迎(至少從表面上來說是如此),但是逆來順受的個性也容易被其他人當成可以隨時利用、施加壓力的對象。
那是因為好脾氣的人會盡心盡力完成自己的工作,順從主管的任何指示,還會幫同事做各種雜事,花大量時間來建立所謂的人脈(但這樣建立起來的關係通常非常脆弱),這些表現會帶給其他人「這些好脾氣的人向來逆來順受,可以接受任何不公平待遇」的印象。
一旦他們沒有辦法擺脫或者拒絕那些麻煩,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麻煩找上門來;當某個人被貼上「好好先生/小姐」的標籤時,那些競爭者幾乎就會嗅到他的味道。
此外,從競爭的角度來看,好脾氣的人並不善於與人爭奪資源和機會,他們缺乏主動推銷自己的能力,缺乏與人直接競爭的勇氣,缺乏做回自己的魄力,更缺乏主動提出訴求的態度,然而競爭卻是職場生存的基本模式。在一個「會吵就有糖吃」的時代,好脾氣的人往往會自動閉上嘴巴。
對於好脾氣的人來說,他們的缺點幾乎和優點一樣鮮明,而這些缺點會讓他們喪失競爭的優勢,錯失更多的機會。
美國著名棒球教練利奧.杜羅赫(Leo Durocher)於1939年在描述場上對手時,說了一句名言:「看看這些人,他們都是好好先生,但他們會落在最後,好好先生們的排名總是在最後面。球場上不需要好好先生,有強烈求勝欲和競爭意識的球員,才能贏得比賽。」這句話用在各行各業、不同領域都是成立的。
由此可見,那些所謂好脾氣的人,並不是職場上的幸運兒,反而可能是辦公室裡最吃虧的人,因為無論是在薪資待遇還是人際關係上,他們都很難占到優勢,還會經常成為被人利用的工具,其實是職場上的弱勢群體,而這會使得他們在應對生存壓力時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價。
別讓好脾氣害了你
作者: 周維麗
出版社:發光體
出版日期:2020/08/26
作者簡介
周維麗
知名心理諮詢師、心理培訓專家。長期從事心理學研究和員工培訓工作,曾為多家世界五百大企業進行員工心理的系統建構,在美國、韓國、上海等地舉辦數百場心理學講座。以專門研究「不好意思」、「勇於拒絕」等應用心理學相關議題,幫助千萬人與讀者取回人生自主權,做自己的主人。著有暢銷書《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別讓不懂拒絕搞死你》。
責任編輯:洪婉恬
商周大調查

川普關稅恐慌擊潰股市,投資怎麼辦?專家:不該改變你的整體計畫!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