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一招化敵有為我有,救了曹操大軍!三國故事的啟示:賺大錢、做大事者的成功,都是「借」來的

借力而行,讓別人為你做嫁衣
帆船出海,風箏上天,無不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一個人要想幹出一番成就,立於不敗之地,僅靠單打獨鬥是行不通的。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善打「借力」牌,他們敢借、能借、會借、善借,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空手套狼,變敵有為我有
所謂「無中生有」,就是在戰爭中化敵有為我有,這既需要高超的膽量,也需要有靈活的戰術。在戰鬥中,掠奪敵方資源,以為己用,是補充軍力的有效途徑。
曹操在山東時,與各地諸侯相比,只能算是一小股軍事力量,加之新近起事,沒有很充足的物質儲備。因此,遇到災年,軍糧就成了大問題。荀彧提出了「重地則掠」的謀略,使得曹操輕鬆地從黃巾軍手中收掠了大量的軍事物資,解了燃眉之急。
謀略之法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實用戰術。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天下大亂,人人難以自保,個個希望偷生。但戰略的物資就是那麼一點點,勝利的利益也只有那麼一點點,不可能人人爭得,所以,謀略之法其實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掠奪之法,謀略的本質就是掠奪。在複雜的人類社會生物鏈中,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屢見不鮮,而曹操卻游刃於這個殘酷的競爭遊戲之中,在那裡找到了生存、壯大、發展、稱霸的武器。
當時,曹操攻打徐州,為父報仇不成,回師山東,時逢大旱之年。曹操在鄄城,得知陶謙已死,而劉備已經被任命為徐州牧,十分生氣地說:「我仇未報,汝不費半箭之功,坐得徐州!吾率先殺劉備,後戮謙屍,以雪先君之怨!」說罷便傳號令,要即日起兵攻打徐州。
此時,荀彧入內勸諫曹操說:「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敵雖有困,終濟大血。明公本首事兗州,且河、濟乃天下之要地,亦是昔之關中、河內也。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呂布乘虛寇之,是無兗州也。若徐州不得,明公安所歸乎?今陶謙雖死,已有劉備守之。徐州之民,既已服備,必助備死戰。明公棄兗州而取徐州,是棄大而就小,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矣。願熟思之。」
曹操說:「今歲荒乏糧,軍士坐守於此,終非實策。」
荀彧說:「不如東略陣地,使軍就食汝南、潁川。黃巾餘黨何儀、黃劭等,劫掠州郡,多有金帛、糧食,此等賊徒,又容易破;破而取其糧,以養三軍,朝廷喜,百姓悅,乃順天之事也。」
曹操採納荀彧建議,決定從敵人手裡掠奪資源以為己用,戰局終有轉機。
每個人做事都不可能具備百分之百的自身條件,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可以利用的東西,雖然不為我們所有,但用用也無妨。比如,父輩及朋友的人際關係,他人的成功經驗及失敗教訓等。簡單地說,就是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這也是古兵法中所說的「重地則掠」的道理。
「重地則掠」出自《孫子兵法》,其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重地吾將繼其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芑杆一石,當吾二十石。」意思是說:深入敵國境內作戰,從本國運糧不僅不方便,還會使國內百姓貧困。善於用兵的將領,不一定非得從國內徵兵、運糧,應獲取敵國之兵、取敵國之糧為己所用。
由此可見,要取得戰爭的勝利,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是不行的,長久的戰略意圖是軍事戰爭中的最終利益所在,而短時的勝負對於戰局的變化並無多大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講,長線勝於短線,眼前利益服從於長遠利益。
從無到有,化他有為我有是世界上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實質。實際上,當今世界的鉅賈富賈,他們當初創業時大都兩手空空,毫無本錢,多靠借貸起家致富,這也是一種商戰中的「以戰養戰」。當自己的力量十分微弱時,有必要借助他人或他方的力量實現自己發展的意圖,借雞生蛋術就是對這一策略的精闢概括。
宋朝時,山東淄博有一個叫韓生的窮秀才,手無縛雞之力,又無一技之長,地主老財連地也不肯租給他。於是,他想出了一個養雞下蛋換錢花的方法來維持生活。
但他連買雞雛的錢都沒有,只好同別人商量借雞養,即別人的雞由他飼養,下2個蛋,給別人1個,自己留1個。結果1年間,他就由十幾隻雞發展到1百多隻,又過了1年,發展到3百多隻。僅數年時間,韓生便成了當地的富戶,從此就有了「借雞生蛋」一說。
每個人都渴望財富,然而,多數人終其一生都過著並不富裕的生活。他們很渴望掌握通向成功的密碼,但始終沒有找到。事實上,成功的密碼很簡單,只是人們習慣了將它複雜化。它就是除自身的努力之外,再加上一個「借」字。懂得了借,財富將不再遙遠。
鑽石是珠寶之王,若想經營好珠寶生意,就必須經營好鑽石。可是,鑽石的主要來源地是南非,當地由一個壟斷性經營鑽石的戴比爾斯(De Beers)公司,控制了全球8成的鑽石,香港進口的鑽石大都從那裡來。
那裡的鑽石對世界各地採取配給的形式,全世界大概有5百張戴比爾斯的牌照,也就是分配的許可證,沒有這種特殊牌照,便不能批購鑽石。
其實,南非的鑽石礦是南非政府所有,外人豈能染指?那麼,香港鑽石王鄭裕彤是怎樣獲得戴比爾斯牌照的呢?他自有一套妙方。
他瞭解到南非的鑽石礦雖為國家所有,但鑽石加工廠卻是民間私營,而這些加工廠往往都擁有多個戴比爾斯牌照。買一間鑽石加工廠,就有可能擁有多個戴比爾斯牌照。鄭裕彤決心既下,便立即動身前往南非,買下一家鑽石加工廠,這樣不僅解決了從南非進口鑽石的大難題,同時也使他擁有了自己的鑽石加工廠。
這種「借雞生蛋」的謀略,使他一舉成為香港鑽石王。
透過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現代經濟中,「借」對於一個人的成功有很大的意義。事實上,社會上大多數經商成功者都是靠借來成就自己的。
我們來看一看洛維格是如何從銀行借到錢的。
美國屈指可數的大富翁洛維格所採用的集資方法,是用抵押的方式向銀行貸款,但他的抵押方式非常巧妙。當時,運油比運普通貨物賺錢,而買貨輪又比買油船便宜,所以洛維格便打算從銀行申請貸款買一艘大舊貨船,把它改裝成油輪,從事石油運輸。
但當他來到美國大通銀行申請貸款時,銀行的職員問他:「貸款可以,但是,你拿什麼證明你將來一定能還清本息?」
洛維格想到,他手中還有一艘破爛不堪但勉強能航行的老式油輪,現在正包租給一家石油公司,用它做抵押,貸款或許還有希望。他試探著說:
「我手裡有一艘油輪,現在租給一家石油公司,每月的租金剛好可以還上我每月應還貸款的本息數目,所以,我想把這艘船過到銀行名下,作為這筆貸款的抵押品。銀行可以直接從石油公司收取租金,直到貸款本息還清了,我再把船開走。」
由於洛維格思路很新,善於借用石油公司的信譽,因此雖然洛維格是單獨一個人,沒有足夠的信用,但那家石油公司的牌子很響,信用極好,按月付油船租金根本不是問題。
洛維格這一招的確很靈,他借石油公司的信用提高了自己貸款的可信度,終於從銀行貸到了第一筆資金。
生意場上的成功,有時需要巧妙借用他人的金錢來幹一番自己的事業。借他人的「錢袋」發自己的財,需要膽識、智慧,更需要技巧。能做到借別人的錢成就自己的事業,成功和財富將唾手可得。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黃雅苓
商周大調查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