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教育趨勢
建中生假冒受訪》瑞士老師:有病的不是學生、記者,而是「期待假話」的社會

最近看到新聞報導建中學生冒名採訪事件,引起輿論譁然,我一看到網友貼文說要「檢討學生跟記者」、「反省正確價值觀」就急了,有些話我必須要說...
我一直最反對因為考上某系就採訪學生,因為每個人的選擇都是獨ㄧ無二的,記者採訪「範例」,只是公開鼓勵大家去做一樣的事,公開說一樣虛偽的話,而忽略了個人內心私密的興趣與真實的感情。
所以,這次,用假人回假問題,正好。
我個人蠻欣賞這學生的。坦白說,我覺得這孩子有歐洲喜劇創作的藝術天賦,他用戲謔的方式挑戰了制式教育的虛偽。
難道每一年「因為家人生病所以立志當醫生救人」這樣被「期待的標準答案」,就不是謊話了嗎?
我這麼說,不是要合理化他行動的理由,是寫給想懲罰改造他的大人看的。什麼「品格教育、正確價值觀」這些大可不必。
身為中學老師,我當然知道是出自好玩,就讓孩子保有他的天賦與本性吧。
當我看到這件事害記者寫檢查報告,又可能被開除,真的也很憤怒。這一件事情裡,最無辜的就是記者好嗎?憑什麼要開除他?
有錯的是我們整個社會重視虛名的價值觀,有錯的是我們。我們需要檢討的是整個大環境的病態,而不是無辜的一線記者。
採訪記者根本不認識那個學生,並且,他只是相信那個學生而已。為什麼我們要去懲罰一個相信別人,懲罰一個付出信任的人?
坦白說真的要找錯誤,要有人負責的話,其實是學校!是老師!我也曾經接受過記者採訪學生的例子,照理來說,應該是學校、校長,跟平常認識學生的老師,是這一些學校平常熟悉學生個性和樣子的師長,親自陪伴學生受訪好嗎!
你們這些學校裡的大人,不是只是讓孩子成為你們工作的一部分,而是親自陪伴他們到最後。我很難想像,怎麼可以放學生自己受訪而現場沒有認識他們的老師在場!這顯示什麼?這證明建中校園師生的關係很疏離啊。
我非常不想提這一個老師的責任。因為,就算老師有責任,那又怎麼樣?我們就一定要找出一個稻草人來燒,來證明我們是多麼正義、多麼道德嗎?
我一直很反感台灣社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出事了,就趕快找一個人負責任,而且責任,往往是最無辜的那一個人,往往是最弱的一方去扛。我們怪罪一線記者,怪罪一線老師,怪罪學生,但是,就不怪決策長官,就不怪社會價值觀,就不怪我們自己。
我昨天一看新聞就知道學校該負責,因為我自己是一線老師,很知道那一種忙,並且瑞士校園小,很容易認出學生的臉,不像建中這麼大,學生多,我也不想苛責要求同行。我其實最厭倦的,是每一次出事,就非得趕快找一個話語權最小方去扛責的假正義哲學。
我們丟在別人身上的石頭,說穿了,不過是我們這個病態社會的尿結石。
商周大調查

2025大甲媽祖遶境進香》9天8夜路線圖、日期、GPS、直播、報名全攻略
世界不便宜,你最珍貴。
從台灣流浪到歐洲,走過世界一些角落,遇過一些人,受過一些傷,終於領悟,痛苦和美麗,原來都需要成長與摸索的代價。
這個世界眾聲喧嘩、莫衷一是,要活下來,的確並不便宜。
所以,要愛惜你自己,因為你,就是這個世界唯一彌足珍貴的存在。
學歷:
瑞士日內瓦大學比較文學碩士
目前攻讀瑞士弗利堡大學多語與語言教學研究所
資歷:
瑞士納沙特爾州立Denis-de-Rougemont高中華語教師
瑞士汝拉州社區大學華語教師&華語師資培訓師
瑞士中學漢語協會副會長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hihyi.huangterr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