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約翰·克利斯朵夫》
在人生黃昏之際,依然奮力向前,擴大自我的邊界,這種人,難道不是可以成為很多人的老師嗎?
這2天你可能已經知道了。日本,有一位81歲的老奶奶,透過半年開發,成功上線一款人偶遊戲App,這位老奶奶叫若宮正子(Masako Wakamiya)。
別人問她,為什麼要開發一款App?她說:
「我希望通過開發一款有趣的app來吸引老年人對智慧手機的興趣。開發這款app用了我半年的時間。」
在一般人眼裡,老人就該早上起來跳健身操,和一群同樣老的老人待在一起八卦,買菜做飯,看看電視,就這樣度過一天又一天。不要說80歲,60歲的人,都未必會想用一款智慧手機。
我曾經嘗試勸某些長輩用智慧手機,一般他們都笑了笑說,「我用不上這麼先進的東西,電話已經夠了。」坦白說,如果他們連LINE都不用,那說服的難度曲線會變得很陡峭。
20多年前,若宮正子剛從銀行退休,一直在家照顧母親。但她的社交時間和機會大大減少。生性活潑健談的她感到苦惱。後來,看到雜誌廣告介紹了「電腦」這個東西,不必外出也可與人互動,她馬上買了一部回來。
坦白說,電腦對於若宮正子來說,還是太陌生了些。她足足花了3個月才入門。但一旦熟悉了之後,若宮正子感覺自己進入了嶄新的世界。——這20年,她一直教育身邊的銀髮族如何使用新時代的工具,電腦、智慧手機。
她上線了一個「Excel by Art」網站,讓其他銀髮族瞭解,原來Excel也可以用來設計日本的傳統紋理藝術。
她還發起了針對銀發族的「メロウ倶楽部」(英文:Mellow Club),這個網站裡,有線上聊天室,還有定期舉辦的聚會,是一個非常正式的組織;裡面一共有450名成員,平均年齡為66歲,有20名活躍會員的年齡超過80。
2年前,TEDxTokyo,79歲的若宮正子高舉雙臂,對著台下人們吶喊,「我有翅膀了!(I got my wing)。」在你眼前的,絕對不是一個遲暮老人,生命能量是那麼的充沛。
最近常常有人這麼問,「我現在才來寫程式,還來得及嗎?」連81歲的老奶奶,在工具的幫助下,也能開發簡單的遊戲,你又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有句話說得好,「有心不怕遲。」
在國外, 有人整理了10個年紀在30歲以上才自學寫程式,並成功轉型成軟體開發者的人。
他們有的是史丹佛大學的圖書管理員、餐廳經理、家庭主婦、火箭工程師……年紀最小起碼也有35歲。
年齡最大的Laurie Alaoui有57歲,她從業經歷很豐富,做過銷售、撰稿人,還做過有機農夫!在看過TED上著名的「第六感」演講之後,她立志要學會寫程式。如今,她是一名熟練的Full Stack Ruby on Rails開發者了。
Clayton Boyle是36歲成為軟體開發者的,他原本管理著一家小餐廳,還從事過房地產。
他說,「多年來,我一直覺得,我的年紀對於轉行來說會不會太大了。當然,我只會越來越老!我清醒,我堅持了下來,而且有所成效。引用不太高明的一句話,但我覺得它真的一直在激勵我,勇於面對風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20年前,再就是當下。』」
現在線上學習的機會很多,軟體開發的門檻在逐年降低。81歲若宮正子的App是利用MIT的Scratch開發而成。原本,Scratch目標是學習寫程式的青少年群體,在設計上,特意將寫程式的過程變得簡單易懂——而類似Scratch的工具還有很多。
如果還有人問,「人生已經過了18250天,來敲代碼還來得及嗎?」我想,答案已經有了,「來得及。」
活到老學到老。三人行,必有我師。
※本文獲「愛範兒」授權轉載,原文:《人生已經過了29565 天,敲代碼還來得及嗎?》
愛範兒連接全球創新者及消費者,跨界技術、文化、消費及創新,致力消費科技領域的產業評論、產品報導及社群連接,創造高品質的消費樂趣。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