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駐美記者警告:3大理由,台灣人不該「送小孩去美國念書」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駐美記者警告:3大理由,台灣人不該「送小孩去美國念書」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駐美記者警告:3大理由,台灣人不該「送小孩去美國念書」

駐美記者警告:3大理由,台灣人不該「送小孩去美國念書」
圖片來源:danz@flickr, CC BY-SA 2.0
撰文者:范琪斐
暖心讀冊 2016/05/19

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大陸、臺灣、南韓,都有父母來美國坐月子中心生小孩。中美洲的父母,則讓孩子冒著生命危險,自己走過美國邊界。大家路徑不同,結論一樣:小孩當美國人,受美國教育,將來機會比較多,發展比較好。

孩子長大過程很多變數,我不敢打包票,但我對這些父母們最大的疑問,是他們做此重大決定之前,有沒有做足功課。

首先,很多人直覺覺得,美國受教育又便宜又好。關鍵字是「便宜」跟「好」。我覺得這個想法完全錯誤,在美國受好教育,「便宜」很難,「好」則不一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拿紐約做例子:我的朋友楊小姐,十多年前移民美國,住在紐約市曼哈頓。由於美國義務教育從五歲開始,所以女兒五歲前要去上托兒所,每個月1500到3500美金,也就是四萬五千到十萬五千臺幣。為何有價位的分別?一來明星托兒所收費當然就比平民托兒所高,另一個關鍵是時間。1500美金,通常表示孩子只能上到下午兩點半,3500美金孩子上到六點。所以雙親都要上班時,就要上3500的那個。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父母會選擇一人在家帶孩子,因為出來上班可能還賺不到孩子的托兒所費用。

到孩子五歲上了小學,公立學校學費全免,但美國公校教育品質參差不齊,差距極大,有些壞的公校畢業率一半都不到,所以一定要選好的公立學校去上。

好的公立學校一般以住家地址決定,所以孩子還不到4歲就要去買房子住在好學區裡。好學區的房價當然就高很多,在曼哈頓兩房一廳動輒近兩百萬美金(6000萬臺幣),每月租金則在4500美金(13萬5000臺幣)上下。但美國公校因為差的實在太多,大家都想盡辦法要去擠明星學校,結果造成很多明星小學自行招生,也就是你住在學校隔壁也不一定進得去,一樣要去抽籤。

在紀錄片「等待超人」裡,有一段就在描述父母孩子一起去參加抽籤,抽到的,欣喜若狂,沒抽到的,如喪考妣,一家人抱頭痛哭。我一點不覺得他們反應過度,在美國待久了就知道,在資本主義的美國,沒有上好學校,未來孩子脫貧的機會很小,誤入歧途的機會很大,孩子的將來很黑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何判斷是不是好學校呢?就是看學生考試成績在全美的排行如何。是的,美國學校也考。 楊小姐的女兒四歲開始就要考智力測驗,楊小姐說她當時沒經驗,於是只是用政府出的範本幫孩子自行補習,結果考了95分,意思是打敗了95%應考人。此時她才發現,要申請到前五名的學校得要考到99分,所以就去念了另一個普通公校。但才一年半,楊小姐就發現學校教得太慢,孩子的學習興趣已經減低,於是想辦法轉學。這次楊小姐花了1000美金(3萬臺幣),讓孩子去補考前衝刺班,這次考到了99分,順利進了楊小姐心目中理想的學校。

不要以為錢只花到這裡,就可以鬆一口氣。美國公立學校普遍經費緊繃,所以常常要家長捐款。楊小姐告訴我,學校甚至連粉筆都要家長捐。聯絡簿、紙筆都要自己準備不說,有時老師想新加個教材,要3.5美金(105元臺幣),也要捐。課後要學習才藝,每個孩子通常會有兩到三樣,每個星期要上兩到三小時,不管學什麼,基本上一分鐘一美元,以每週三小時計,每個月要花720美金(21600元臺幣)。

楊小姐在接受我訪問時,正在傷腦筋,因為孩子隔年要上國中,要換學校,又要考了。她為了孩子考試,也不敢出遠門旅行。說孩子現在只是符合學校的進度,但如果要進好學校,必須要超前進度兩年才有可能。

訪問中,楊小姐多次提及,美國的學校教得太慢,比亞洲學校的進度慢太多。但她也強調,美國的學校比較重視均衡發展,不像亞洲學校只重課業表現。(我聽過很多亞洲父母有一種弔詭情結,想盡辦法把孩子送到美國受教育,嫌亞洲學校只重課業,看上美國教育的均衡發展,但來了以後,又去跟美國老師抱怨課業教得太慢。)

父母的壓力也不是只在考試的時候,美國學校非常要求父母參與,平常要注意功課,家長會不能缺席,學校的慈善活動要參加不說,很多移民父母抱怨最多的,是還要想辦法跟其他家長社交。要知道,跟其他家長的關係,對孩子在學校交朋友至為關鍵。孩子生日party 找哪個同學來,可是大學問呢。也就是說,不只孩子要學習美國文化,家長也得學習美國文化。

楊小姐夫妻在紐約算中產階級,但即使是富有階層,在紐約要進好學校也很頭痛,不要以為有錢就可以解決。美國私立小學學費動輒一個學期兩三萬美金,很多比念常春藤大學還要貴。付得起,還不一定進得去呢,從幼稚園起就要到處拜託找關係,因為進了明星幼稚園,兩年後才有進明星小學的履歷表,一路才能上明星中學,血統一定要純正。除此之外,小朋友還要學外語、學才藝,才有競爭入學的本錢,因為很多明星學校從幼稚園起就要考入學考了。我有位牙醫朋友在紐約已小有名氣,但因孩子在紐約擠不進理想的私立小學,只好舉家連診所一起搬到舊金山。

在鄉下地方,孩子進好學區的壓力沒那麼大,也不會像城市那麼貴,問題是這些學校在當地排名也許不錯,但在全美排名卻不怎麼樣,教學品質有沒有亞洲好是很大的疑問。另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工作通常都在都市裡,孩子念書,但父母要不要工作?美國現在對外來移民越來越仇視,外國人沒有合法身分在美國找工作非常辛苦,我都為那些有點小積蓄就為孩子移民來美的中年父母捏了一把冷汗。

因為小積蓄在美國叫作微積蓄,光健保現在一個月就要一個人600美金左右,小積蓄很快就燒光了,美國是非常嚴酷的資本主義社會,沒有錢,在這個社會裡,很容易就會掉到社會的底層,真的對孩子的未來比較好嗎?

我的先生Roberto來自一個非常窮困的背景,他說小時候同學問他暑假去哪個夏令營,他每次都要撒謊,因為去一個夏令營是媽媽兩個月的薪水,根本去不起。但當所有同學都在說,泛舟多好玩、露營蚊子真夠多時,他常覺得很自卑。

所以又有那種專門來美生小孩的父母,生了,拿到孩子的美國護照就走,在美國待的時間不會超過6個月,孩子還是一樣在母國長大,父母在身邊,一直到上高中,才再回到美國來。我們叫這樣的孩子作「小留學生」。小留學生比在亞洲土生土長的孩子有競爭力嗎?我也很懷疑。基本上,這些孩子在來美之前,除了多了本護照,一樣是臺灣╲中國╲韓國人,十多歲就要進入完全不同的環境接受文化衝擊。美國高中是個很高壓的社會,孩子英文說得差一點,好的狀況是被排擠,於是只跟亞洲人混在一起,壞的狀況則是被霸凌。青少年時期又是最反叛的時候,父母在身邊盯得緊緊的,都不一定管得好,更何況小小年紀就要自己照顧自己。我訪問過一些小留學生,很多都反映在美國的前幾年,常常覺得很孤單,不知爸媽為何把他一人丟在美國。我自己在25歲時來美,已經有八年的英語教育,頭七、八年還都很鬱卒,很難想像這些孩子要如何一人應付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

我個人覺得,到美國來上大學,年紀比較剛好,但要上美國大學,實在不用搞得那麼複雜。現在一大票中國留學生,不都在美國上大學上得好好的?沒錯,有本美國護照上美國公立大學的確是便宜一些,但現在美國公立大學的學費也在往上調,孩子的美國護照能省多少學費?算盤可得打精一點。至於要進哈佛這些知名常春藤盟校,這可不是一本美國護照就能搞定的事,大把美國人花大錢一樣進不去。

拿美國護照最大的差異,我反而認為是在念完書,要在美國找工作的時候,那時美國人的身分的確比外來移民要有優勢得多。只是現在是全球化的環境,很多大公司也到其他國家徵才,也就是說好工作不一定只在美國國內,以全球的戰略角度來看,美國人的身分不會讓你有更多優勢,能力強才是重點。

我不是全盤否定美國的教育制度,美國的好學校重視領導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的能力,培養出來的孩子的確有特殊的氣質。一般來講,自信心超強。大部分美國人不管能力如何,自信心都一百分,這造成美國人過度自信,好處當然就是很樂觀、有衝勁,但有時候也做出很恐怖的事,比如伊拉克戰爭。我要強調的是真的要生養一個「好」美國人,成本絕對不低,絕對不是花個三、五萬美金來美國坐月子中心六個月可以搞定的。

除了金錢之外,還有其他太多要付出。就算是一切如願,真的生了個美國人,孩子也真的受了美國教育,長大以後,成了一個道地的美國人,我很想問這對父母,你們真的知道什麼是「美國人」嗎?當你生了一個美國人,讓孩子在美國受教育長大,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會跟你這個臺灣人/中國人完全不同。你在亞洲長大的經驗,將完全派不上用場;孩子在美國長大的經驗,是你完全無法想像的。美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跟在亞洲的親子關係是完全不一樣的。你知道你跟你的孩子,不但有代溝,還將有文化差異的問題嗎?

所以亞洲媽媽們,想來美國生孩子,我希望妳錢要帶夠,功課要做足,還要有心理準備,妳的孩子可能完全不像妳。如果這是妳要的,“Welcome to USA!”

【商業周刊圖書】官方粉絲頁

名人書單、商管心法、高效成長、趨勢新知、精選書摘,所有商業周刊新書資訊、限時優惠都在這!閱讀,讓你看見台灣,掌握世界大未來。

立即加入官方粉絲頁:商周讀書會
看更多書摘:商周讀書會專欄

書籍簡介__買槍,養馬,呼大麻–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書名:買槍,養馬,呼大麻──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作者:范琪斐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03月04日

【著名資深駐美特派記者范琪斐,在美國的零時差貼身採訪第一手報導】

最近十年大麻開始翻身時,這些酷奶酷爺們想起年輕時的美好時光,大多對大麻合法化非常支持,也成為休閒大麻的主力消費群。這意外促成美國隔世代的交流,加強了爺爺奶奶與孫子輩的感情,現在孫子們去探望袓父母的誘因大很多,因為Nana(袓母的暱稱)有大麻。

一個生活在紐約二十多年的臺灣媒體人,長期觀察臺美兩地文化差異,要用最輕鬆詼諧的筆,引領你認識真正的美國人跟美國文化,保證前所未聞,拍案叫絕。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2025大阪萬博會開幕!你最感興趣的亮點是?
1. 17公尺巨型鋼彈
2. 世界最大木造環形建築「大屋根環」
3. 台灣館「TECH WORLD」
4. 8大生命主題展館
5. 未來社會展區科技體驗
6. 沉靜式燈光秀、光雕秀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美國唸書 美國 台灣 台灣 美國 台灣人移民美國 台灣人在美國 台灣移民美國 美國念書
暖心讀冊
暖心讀冊
出版社
展開箭頭

愛書人來讀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