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是自己不長進,還是資源分配不公平?》史丹佛大學把課程免費上網,結果沒人要用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是自己不長進,還是資源分配不公平?》史丹佛大學把課程免費上網,結果沒人要用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是自己不長進,還是資源分配不公平?》史丹佛大學把課程免費上網,結果沒人要用

是自己不長進,還是資源分配不公平?》史丹佛大學把課程免費上網,結果沒人要用
來源:algogenius@flickr, CC BY 2.0
撰文者:鍾子偉

幾個月前,在富比士雜誌、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上有出現幾篇重要的文章,內容是關於大型開放線上課程的最新研究,其中有個很有名的叫做Coursera

像Coursera這樣的課程,是在這幾年興起,目標是希望改革教育,縮短「真正需要」和「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和已經擁有的人之間的落差。史丹佛大學投資了數百萬美金,免費送出他們許多大學課程,只要你能夠上網、註冊完畢,就能看這些影片。

加州政府稱讚此為一個教育的新時代,教育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在完成課程後,有些課程還會頒發證書或是文憑,相較於美國大學的學費,價格跟免費也差不了多少。有位世界上最有名的人工智慧先驅之一,史丹佛大學的教授Sebastian Thurn,是這個計畫的早期支持者,他表示這個計畫是縮短貧富教育落差重要的里程碑,讓所有的課程能夠免費,「民主化」高等教育,並最終打破種族、地域、經濟的障礙,讓所有的人都能接受良好教育並改進自身生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D

但最近一次檢視這個實驗,卻顯示出跟預期相反的結果。

並沒有上百萬個來自美國比較窮困的社區或城市的學生,也不見那些有網路、但沒有好學校可讀或沒有能力去負擔這些學校的貧窮國家國民,來使用這些課程,平均使用這些課程的統計是這樣:

1、所有註冊使用者中只有50%有看過一個課程
2、在所有數百萬的註冊人中,只有4%的學生完成了課程
3、在某些課程中,真正完全的比率僅僅接近2%

從嚴格的投資立場來看,這整個昂貴的投資和實驗,雖然是由想要改變世界的偉大理念開始,但看起來已經像是早期的失敗,它的未來在許多方面來說還是個未知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D

一般使用者的背景則更令人驚訝:

1、真正有定期使用這個資源的所有使用者中,80%已經有一個學位
2、他們多數來自已開發國家,而且,有超過80%的人已經受過良好教育
3、平均的背景樣貌是30歲,住在一個國際大城市,有穩定且成功的工作和學位,但依然想要深造並發展職涯,依然在下班後每天上這些課程。

當然,想要使用這些資源,良好的網路連線品質很重要,但即便把這個列入考慮,數字依然不對稱且不是很有希望。即便來自網路普及度高,但教育資源不多的國家,他們的使用率依然比預期低很多。

不過他們最近無所畏懼的開始了另外一個專案企劃:為了鼓勵學生完成課程,專案開始聘請線上導師和全世界的學生互動,並限制這些線上課程人數為100,低於一般大學課程的平均人數。

結果依然令人失望,僅有不到25%的學生及格,而有些來自最差學區的學生僅有12%及格,許多人甚至沒有耐心全部上完。

這個研究的結論有點複雜:

如同任何創新,需要花上多年的微調和測試來讓新使用者嘗試可能改進他們生活的最新科技。令人失望的早期研究結果不表示整個想法是失敗而應該停止,但應該要逐漸改進並推出,讓每年都能夠有更多人採用。更多網路使用者知道這個企劃,更多全球上網人口,都會讓這個企劃越來越成功。

但即便是在幾年前同一群提倡這個想法的研究人員和發起人中,疑慮依然存在。從人性觀點,他們的結論是:

或許我們太天真的認為,只要我們讓每個人都能夠接觸到高階教育,就會立刻讓每個人渴望學習,改進他們自己、家庭和國家的生活水準,並讓貧富、開發與否以及受教育與否之間的差距消失。我們忘了考慮一個非常基本的人的因素。

首先要讓人有慾望想要去改進,以及有紀律去強迫他們自己去追尋,且每一天都去執行。

現今80%使用這個資源的人,多數是會持續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改善他們的生活,貢獻社會。而老實說,即便沒有這些資源,這些人還是有辦法找到方法來自我進修。根據我們的統計數字,或許我們在幫助的人中,有1%是在非洲貧窮村莊中的年輕男孩,除了每晚走上一小時去上網之外,沒有其他方法接觸世界,沒有錢,也沒有其他方法接受良好教育,我們正在改變他的生活。

但情況很可能是,對於那一位在非洲真心想要改變自己人生的年輕男孩而言,或許就算沒有我們,最終,他還是能夠找到出路和方法.....

有一個很著名的矽谷創投說過:

「你可以聽取偉大的簡報,看著製作精美的PPT檔案,宣布世界上最棒的商業模式,但最終,基本上一個投資者很難真正判斷這個新創團隊,決定他們的新公司成功與否。有太多變數,完全沒有保證。每當你對加入或是投資一個新團隊感到懷疑或猶豫時,最終,這一切都回歸到人。

投資在對的人上。

因為如果你相信這個團隊、這些人,那即便商業模式一開始是錯的,或產品不成功,對的人可以獨力思考,靠他們本身解決問題,他們總會找到方法。投資新創公司就是在投資對的人。」

要說線上課程實驗是成功或失敗還為時過早。在現在這個早期階段,還有太多變數。但最起碼,我們應該稱讚那些想要讓世界更美好的人,因為他們努力想要讓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夠接觸到高等教育。

在許多方面,或許複雜和失望的結果在我們每天的世界裡也是一種暗示。我們試著讓世界盡可能公平,盡量讓機會均等,但不管我們多努力嘗試,結果往往會很不同。

根本上來說,或許最大的關鍵還是在「個人」,以及人們有多想要改變,多想讓人生成功、讓家庭或國家變更好。

我們會抱怨自己沒有出生在有錢人家裡,我們的教育體系沒有給我們足夠的資源,我們的城市和國家沒有給我們足夠的機會。

或許在許多方面來說這是事實,但或許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想要成為每天都在抱怨,但沒有改進自身情況的人嗎?就像那些註冊了課程,但是沒有花時間看完任何一堂課的主流大眾?

或是我們要成為,很有可能找到一種方法,緩慢但逐漸改進他們情況的年輕非洲男孩,不管他們一開始有的是什麼樣的背景、國家或資源?

作者簡介_鍾子偉(Joey)

出生於台灣,在美國長大。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23歲於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台灣人。25歲在紐約Ralph Lauren實習,26歲畢業,是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28歲當上中國三麗鷗總經理,現年30歲,離開三麗鷗在台北創業。著有《放膽去闖,上海職活的故事》、《記得你22歲的眼神》。

「哈佛之後的人生」專欄文章列表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將開始,你認為最具潛力的經濟特色是?
1. 大量隨香客促進地方消費
2. 帶動周邊商品銷售
3. 創造龐大志工經濟
4. 跨縣市路線的旅遊經濟
5. 科技加持的數位商機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甲媽祖遶境進香》9天8夜路線圖、日期、GPS、直播、報名全攻略
免費課程 資源分配 不長進 史丹佛線上課程 課程 免費 台大線上課程 史丹佛線上高中
哈佛之後的人生
哈佛之後的人生
Joey Chung (鍾子偉)
展開箭頭

出生於台灣,在美國長大。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23歲於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台灣人。25歲在紐約Ralph Lauren實習,26歲畢業,是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28歲當上中國三麗鷗總經理,30歲離開三麗鷗在台北開始創業。

出版作品:《記得你22歲的眼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