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聯邦林家入主萊爾富 攻支付商機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聯邦林家入主萊爾富 攻支付商機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聯邦林家入主萊爾富 攻支付商機

聯邦林家入主萊爾富 攻支付商機
連鎖超商萊爾富經營權易主,由聯邦銀行董事長林鴻聯主導的聯邦投資全面接手。 (來源:CC BY-SA 3.0,Wikimedia Commons)
撰文者:朱漢崙 、 林海
聯合新聞網 2023/11/06
摘要

1.連鎖超商萊爾富經營權易主,由聯邦銀行董事長林鴻聯主導的聯邦投資全面接手。

2.林喊出要快速展店。但業者研判,萊爾富的店數或營收和小七、全家差距極大,就算急起直追,短期間也無法撼動雙雄地位。

3.金融圈人士則說,聯邦入主萊爾富的主要目的,應是希望擴大聯邦銀在超商等通路的使用場景,讓其信用卡或行動支付可被廣泛使用。

連鎖超商萊爾富經營權易主,由聯邦銀行董事長林鴻聯主導的聯邦投資全面接手,林並喊出要快速展店。但業者研判,萊爾富的店數或營收和7-ELEVEN、全家差距極大,就算急起直追,短期間也無法撼動雙雄地位。金融圈人士則說,聯邦入主萊爾富的主要目的,應是希望擴大聯邦銀在超商等通路可以使用的場景,讓其信用卡或行動支付可被廣泛使用。

台灣是全球超商密度最高的國家,小七店數近7000店,營收約1800億元,全家店數則超過4000店,營收超過900億元;而萊爾富店數僅1500多家,營收約240億元,雖同屬於「4大超商」,規模卻不在同一個水平上。

聯邦投資主導後,市場傳出林鴻聯喊出展店要更為積極,更要拚出2000店,這番話聽在業內人士耳裡,卻認為這是很難達成的任務。業內人士指出,衝店數不是難事,但要開出能賺錢的店才是關鍵,現在適合開超商的地點幾乎都被雙雄搶占,即便有新地點,雙雄已經搶得夠凶了,萊爾富砸下的資源能和雙雄比拚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D

此外,就算能開出新店,能不能在服務、商品上創造差異性,吸引民眾上門,也是一大問題。業內人士說,近幾年不論是小七、全家,在創造聲量、推出創新服務上都有獨到之處,包括電商、鮮食、複合店、無人店等,聲量都不是萊爾富可以比擬的,因此要拉近差距相當困難,現階段市場格局根本不會改變,「若是有機會,(原股東)汪家就不會賣股了」。

金融圈人士則說,聯邦投資增持萊爾富的持股,成為繼國泰蔡家買下近兩成全家持股後,第二家跨足便利商店的金融業者,瞄準的是現在包括全聯等賣場都跳下來做支付,因此想創造更多金融支付運用的場景,讓聯邦銀的信用卡或行動支付可以被運用,這應該是林鴻聯的主要目的。

至於聯邦入主萊爾富之後,萊爾富是否會減少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銀行業者指出,小七和全家的市占率超過八成,如果萊爾富選擇減少和銀行合作,會讓民眾覺得更不便利,在便利超商領域的市占率只會愈做愈小。

此外,銀行業者說,就算萊爾富未來將店內附設的ATM全部改成聯邦銀行的ATM,影響也不會太大,因為超商附設ATM拚的是免收跨行提款手續費次數的多寡,問題是現在ATM免手續費次數在各家銀行間競爭激烈,加上薪轉戶也有免手續費提款次數,因此就算民眾在超商無法使用自行ATM提款,影響也不大,更何況現在民眾使用行動支付和信用卡等非現金支付的頻率日增,使得ATM提款的需求大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D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光泉汪家退出經營34年的萊爾富 賣掉七成持股竟是家族共識

鑽石生技架起跨境投資橋梁 結盟大和生技創投促成旗艦型大案

明年客貨運需求動能續強…華航、長榮航 增班增人增運力

能源論壇12月7日登場 游振偉:啟動淨零永續新世代

責任編輯:劉怡廷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聯邦 萊爾富 全家 小七 便利商店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展開箭頭

聯合新聞網 (udn.com)於 2000 年成立,以成為中文市場頂尖全面內容服務提供者為目標。透過優質內容、資源整合、客製服務及市場開發,提供更多元及全面的資訊服務解決方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相關文章
廣告
AD
廣告
AD
熱門快訊
廣告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