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Uber、滴滴裁員、百億虧損,軟銀孫正義卻加碼投資?因為他看到這趨勢...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Uber、滴滴裁員、百億虧損,軟銀孫正義卻加碼投資?因為他看到這趨勢...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Uber、滴滴裁員、百億虧損,軟銀孫正義卻加碼投資?因為他看到這趨勢...

Uber、滴滴裁員、百億虧損,軟銀孫正義卻加碼投資?因為他看到這趨勢...
就算中國叫車平台去年淨虧損達109億人民幣,軟銀執行長孫正義仍然表示預計第三度注資滴滴。(圖片來源/Flickr)
撰文者:信傳媒 王子承
信傳媒 2019/03/14

已經擁有中國最大叫車平台滴滴出行20%股份的軟銀,其執行長孫正義在日前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專訪時表示,將第三度投資滴滴、預計注資16億美元。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滴滴曾在2017年獲得2次軟銀與其操盤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共80億美元的投資。另外,2017年9月,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也曾向軟銀出售滴滴5%的股權,當時就使得軟銀持有滴滴的股份比例達到20%,如今孫正義再度表示追投滴滴,持股比例有望再度提升。

叫車平台虧損連連、孫正義仍然出手投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軟銀與其代操的願景基金已經在全球投資多間叫車平台,包括Uber、印度Ola、巴西99、中國滴滴等。2月底,軟銀與願景基金也追投東南亞叫車平台Grab一筆14.6億美元融資,Grab先前就已經拿到軟銀和滴滴44.6億美元的融資。

不過從主動披露財報的Uber、滴滴來看,兩間公司在2018年分別淨虧損18億美元(約合556.47億台幣)、109億人民幣(約合502.23億台幣),顯然離正式盈利還有一段距離。

面對主持人提問叫車平台難以盈利的問題,孫正義卻依然表示「因為叫車平台的高速成長,使得利潤、報酬率可以高達20%,甚至更高,是非常合理、能夠營利的業務。」

孫正義表示叫車平台燒錢的原因,是因為在前期需要在初始獲客成本、創造環境上花費。孫正義認為在未來自動駕駛時代來臨時,在全世界投資多間擁有市場獨佔地位「叫車APP」的軟銀,將形成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達到規模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孫正義談Wework投資

在此次訪問中,孫正義被問到先前引起討論的美國共享辦公空間Wework的投資,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願景基金的出資者之一、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皇室認為Wework估值過高,軟銀和願景基金原定在今年初在美國共享辦公空間新創Wework的投資因而縮水,投資金額從160億美元下降到20億美元,願景基金也並未出資,投資者只有軟銀。

當被主持人問到Wework與人工智能的關係時,孫正義就以臉書作為例子表示,「當臉書剛開始出現時,大家還不知道他的力量,只以為他就是個貼文跟放照片的地方。」孫正義認為憑藉著人工智能的力量,可以連結全世界裡在Wework共享辦公室裡上班的人(目前約有50萬人在Wework辦公室裡上班)。

願景基金為世界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

軟銀在2016年首次推出的願景基金,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根據《路透社》報導,目前該私募基金第一期總共募得980億美元,根據此次訪談,孫正義表示願景基金已經用了其中的700億美元。

沙烏地阿拉伯皇室目前為孫正義最大的支持者、在願景基金中資450億美元,願景基金其餘投資者還包括阿聯酋主權財富基金(出資150億美元)、蘋果、鴻海、高通及聲寶,軟銀自己出資280億美元。

願景基金已經成為現今多間科技公司獲得融資的管道,全球多間科技公司包括Uber、字節跳動、Wework、OYO等都獲得願景基金的注資。根據軟銀截至去年12月底9個月間的財報顯示,軟銀透過願景基金和軟銀旗下的delta fund營收為808.8億日元。

※本文獲信傳媒授權轉載,原文:Uber、滴滴燒掉千億資金 軟銀孫正義加碼投資因為看到這趨勢...

延伸閱讀:

臉書遭遇史上最大規模當機 在歐美均面臨強大監管壓力
男生有養家壓力「薪水多一萬」她卻領22K加班到凌晨
縱橫台股30年 「台灣先生」谷月涵復出:不要猜沒有意義的指數

責任編輯:黃楸晴
核稿編輯:黃雅苓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裁員 優步 Uber 百億 虧損 滴滴
信傳媒
信傳媒
信傳媒
展開箭頭

我們是一群對新聞有熱情、對新網媒發展趨勢很關心的人,對媒體的天職念茲在茲。我們相信媒體監督可以產生力量,透過新科技和社群傳播,可以發揮更大威力。當力 量夠強大、夠聚焦,就能改變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的不合理。

我們想發動一場「媒體的群眾運動」,讀者既是新聞的發動者,也是新聞的參與者 ,而 《信傳媒》就是公民的舞台,也是跨領域串聯各界資源的平台,是一個會自己成長的 「有機媒體」。

我們解讀新聞、傳遞進步觀念,也要搭橋,讓企業資源通往被政府遺忘的角落。做出有 品質、有價值的新聞內容,是我們最深切的自我期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