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家之味 幸福佳滋味

《島嶼的餐桌》實在是本很「台味」的書。炸豬油後的「油粕仔」變身唰嘴零食,以剩菜做成、但從來內無雞肉的雞捲,加進白酒醃雞肉丁的創意可樂餅,牛肉會先以甜麵醬炒過的台版牛肉麵……,攏總36道中、日、西合璧的混血美食,自然聚集在本書作者陳淑華家中,相信這也是台灣多數人家的餐桌風景,隱喻著島國食物變遷史。而不例外的,這些家常美食背後,通常有雙母愛的手??。資深記者陳淑華以生活之筆記錄自家溫暖料理,佐以知性查證的食材文史,不是食譜但實用,雖是個人小史但你我有共鳴。 (文.馬萱人)

第一碗牛肉麵

原本只是想重現從母親手中學得的第一碗牛肉麵的味道,不過,最終我還是沒有做到。母親出身農家,從小就不吃牛肉,於是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家中的餐桌從來沒有出現過牛肉,一直到八○年代,母親前往台北永康街的「秀蘭小吃」打工,從此,我家的餐桌開始出現「牛肉」,牛肉在爆香過的薑片和甜麵醬中炒過後,加入紅、白蘿蔔、清水以及少許的番茄醬,繼續熬煮成一鍋「紅燒牛肉」,我家的第一碗牛肉麵就這樣跟著上桌了。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