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北路旗魚米粉

米粉,是台灣人極重要的小吃。詩人楊澤每次去作家黃春明家作客,最想吃的,必是炒米粉。二十年前我偶至加拿大溫哥華訪友,到了消夜時間,朋友的母親端上了雞湯米粉,北國寒地乍然嘗此,不啻仙界美味。

台灣原本街頭巷尾多有「米粉湯」攤子,如今稍微少了,然最大問題是,甚少有好吃的。然而米粉是最起碼的街頭小吃,下午點心,坐下吃它一碗,有湯有粉,唏哩呼嚕傾下,多好。但看官請自問:多久沒坐米粉湯攤了?

多半坊間的米粉湯,用的是粗米粉,難有柔纖連綿之感,一咬便脆斷,像是喝著湯的同時吞嚥米粉段。至於米粉製成粗條,不知起於何時?又此粗條之因由,不知會否以早磨成粉的陳品隨時結形為粗段線條,乃此陳粉,筋理已碎,早不堪製成細綿長線之故乎?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