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局長只做了六個月,而且,上任第一週就碰上彭作奎事件,後來又有有線電視收費問題等棘手的案字,讓趙怡大嘆為官不易。國民黨政權下台之後,趙怡從政壇跳到高科技舞台,也許可以比較愉快?

坐上鉅晶科技董事長的位子,趙怡已準備經歷快速震盪的高科技之旅。 (攝影者.駱裕隆 )
五月二十日,執政長達五十年的國民黨正式下台,當行政院全體閣員解散後,一部賓士黑頭車駛抵行政院側門,前新聞局長趙怡坐上車,政務官生涯畫下句點。這部車直接把他接往「鉅晶科技」公司,在一間還聞得到油漆味的全新辦公室裡,他的創業夥伴等著他。
趙怡最新的頭銜是「鉅晶科技」董事長。而鉅晶科技的主要產品,是應用於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的玻璃基板。這種玻璃基板的熔煉及製作技術,掌握在美國康寧及日本旭硝子等國際大廠的手裡;以往國內顯示器廠商進行後段加工時,還必須將半成品送往日本加工。這一回,鉅晶科技自工研院挖來化工所主任謝世豪,準備運用十七個月時間完成我國第一座素玻璃熔爐,準備集資四十五億元投入玻璃基板發展,「也算是繼續為國家做點什麼吧!」趙怡說。
在國民黨垮台之前,趙怡完全沒料到自己會成為一家高科技材料公司的董事長。六個月新聞局長任內,他碰上農地條款彭作奎辭官、有線電視收費等棘手事件,深感為官不易。而國民黨輸了執政權,一道「旋轉門條款」,限制他三年內不得投入熟悉的相關傳播事業,把他轉進了TFT型LCD材料科技這塊全然陌生的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