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爭議越壯大!惹毛消費者、外送員⋯⋯卻讓用戶戒不掉

無利可圖的山區也送餐 敢試,讓熊貓從小事逆轉勝

foodpanda在2022年的平台交易額上看700億元,不只比Uber Eats高,規模甚至超越台灣第2大電商平台PChome的年營收。

從經驗、技術到資本都不如對手、爭議也不斷,卻靠著把小事做到極致、無邊界的測試,讓它做到終結虧損,在台灣占據市場第1。

foodpanda 台灣執行長方俊強(前)認為外送其實是很容易進入的產業,但唯有願意不斷快速試錯、修正,從不停下腳步的人,才得以存活。所以「一再挑戰過去的自己」就是他對團隊的要求。(攝影者.郭涵羚)

「不知未來是什麼,就是不停試」
靠直覺拍板,偏鄉反被視為最強區域

為了探尋所謂的極致,foodpanda一而再,再而三,無止境的測試。

拿區域的外送費設定當例子,可以用台北市、新竹市、高雄市這樣的大區塊去思考,但,也可以縮小到台北市大安區、士林區、中正區這樣的範圍去測試和比較。

以foodpanda來說,就是要用越來越細碎的尺度,去看每一件事情。「我們都不知道未來是什麼,反正就是一直不停嘗試。」方俊強說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