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已破產的奇異做了同一件事⋯⋯

普發六千是小確幸還是大撒幣?看懂超徵稅背後爭議

「國家不消滅公債,公債必消滅國家。」18世紀英國哲學家休姆名言,足為各執政者警惕。(攝影者.郭涵羚)

台灣政府和美國老牌工業奇異(GE)有何共同點?答案是:他們都想在入不敷出時發錢。

二○○九年,奇異遭遇金融海嘯衝擊業績不佳,當時執行長伊梅特( Jeff Immelt )仍堅持發放股利,「我不能容忍股利縮水在我任內發生。」伊梅特說。

然而經營不善還發錢遭到市場質疑,奇異當時股價從四十美元跌到九美元。伊梅特事後追憶:「我的堅持其實只是為了維護我的自尊。」「不管大環境多惡劣,我就是不想成為七十年來第一個砍掉股利的執行長。」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