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友曾是生技股王,但後來證明公司所有的一切都是騙局,如今創辦人黃文烈早已捲款潛逃,留下上萬名血本無歸的小股東。(攝影者.駱裕隆)
股神巴菲特曾說:「如果企業經營者是騙子,盈餘的可塑性可以像黏土這麼高。」數字始終來自於人性,投資人固然要研究企業的財報,但不能只依賴財報去判讀公司好壞,更要看「大股東的行為」。
其實,許多公開資訊就是最實用的避雷針,可以去觀察大股東的異常行徑,避免被大股東欺詐,踩到地雷,股票變壁紙。
第一個掃雷針:
看大股東是否持續賣股?
康友曾是生技股王,但後來證明公司所有的一切都是騙局,如今創辦人黃文烈早已捲款潛逃,留下上萬名血本無歸的小股東。(攝影者.駱裕隆)
股神巴菲特曾說:「如果企業經營者是騙子,盈餘的可塑性可以像黏土這麼高。」數字始終來自於人性,投資人固然要研究企業的財報,但不能只依賴財報去判讀公司好壞,更要看「大股東的行為」。
其實,許多公開資訊就是最實用的避雷針,可以去觀察大股東的異常行徑,避免被大股東欺詐,踩到地雷,股票變壁紙。
第一個掃雷針:
看大股東是否持續賣股?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