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典範讓《那些年》通吃兩岸三地

三個電影門外漢 73天打破星爺神話

一部台灣電影,竟打破多年來不可撼動的周星馳神話,開出讓人驚訝的票房,登上香港華語片賣座冠軍,這結果不是運氣好,而是有它成功的行銷策略。

一個是網路小說家九把刀,另一個是專拍偶像劇的柴智屏,再加上一個搞流行音樂的崔震東,這樣的組合,竟在短短七十三天, 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創下港幣六千一百二十九萬(約合新台幣二億三千萬元)的票房,終結了《功夫》以港幣六千一百二十七萬票房所立下的「周星馳神話」,更打破香港開埠以來,超過四十年的華語片票房紀錄。

這個成績到底有多難?攤開過去台灣電影在香港的票房紀錄,去年和《那些年》幾乎同期在香港上映的賣座國片:《賽德克.巴萊》,上下集加起來總票房只有港幣四百六十萬元,約為台灣票房的五十分之一;在此之前,最賣座國片《海角七號》,在香港的票房成績則是港幣七百六十二萬元;而《那些年》卻是一路過關斬將,把星爺的《長江七號》、《少林足球》一一超越,更把《無間道》等高知名度的電影甩在一旁。

「它可能是第一部能夠兩岸三地通吃的台灣電影,」資深影評人梁良之所以看好這部片,主要原因在於大陸對校園片的控制向來嚴格,也一直缺乏這樣的故事。今年一月六日,《那些年》在大陸上映首日票房為人民幣八百萬元(約合新台幣三千八百萬元),三天內突破三千萬元,已成為大陸影史上最賣座的台灣電影。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