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元大購併京華之後,馬志玲每天抱著五百億元睡覺, 他說,不賺錢的公司就收掉,打敗仗的員工就槍斃; 對的事一定要做,但京華員工的資遣費一毛也不給。 這隻懸崖上的孤獨之鷹,埋在記憶深處的, 是什麼樣的獵殺歲月?

孤獨之鷹──馬志玲 (攝影者.江思賢 )
走在台北街頭,你會發現,最近京華證券的招牌已經陸續拆下,換上的是藍底白字的元大京華證券招牌。這是一起改朝換代的故事,由六十歲的元大證券集團總裁馬志玲主導。
七月一日,資本額新台幣一百六十九億元、淨值近五百億元的超級券商元大京華證券正式誕生,它不但創下國內首宗兩家上櫃券商合併的案例,更是馬志玲打造證券霸業的最重要里程碑。西元二○○○年,在馬志玲的證券國度中,就是「元大京華元年」。
十二年前,元大證券資本額不過三千萬元。但就在去年底,馬志玲與威京集團總裁沈慶京宣布,元大、京華證券合併後,元大證券的資本額立刻躍升為一百六十九億元,淨值則倍增為近五百億元。十二年內,資本額成長五百六十三倍,秘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