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期貨業倍利證券

不玩股票的團隊,做專業的投資銀行

倍利證券的業務規模不大,若看營運績效,其稅前淨利率高達四三.五五%,在企業獲利能力調查中排行第十四名。到底倍利證券的營運模式特點為何?資本額新台幣四十億元、只有六個據點的倍利證券,為何能小兵立大功?

近半年來,證券業的合併浪潮不曾停歇,就在市場一片「追求大資本」的氣氛中,成立才三年的倍利證券,顯得有些特立獨行。

追求小而美

將禾伸堂推上資本市場的倍利證券總經理黃顯華說「我們要走的路很清楚,就是小而美的投資銀行。追求規模大型化是元大證券的事,我們要做的是禾伸堂,不是中華電信。」同樣要做投資銀行,資本額新台幣四十億元、只有六個據點的倍利證券,要如何對抗合併後資本額一百六十億元、八十八個據點的元大京華證券?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