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事事求好,身體卻出大問題⋯她在50歲的體悟:吃好睡飽就是幸福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事事求好,身體卻出大問題⋯她在50歲的體悟:吃好睡飽就是幸福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生活 | 養生保健

事事求好,身體卻出大問題⋯她在50歲的體悟:吃好睡飽就是幸福

事事求好,身體卻出大問題⋯她在50歲的體悟:吃好睡飽就是幸福
作者反思,以前的她事事求好,不懂得煞車,搞到身體出問題了,才理解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示意圖)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彭菊仙
精選書摘 2024/03/13
摘要
  1. 自律神經有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負責踩油門,副交感神經負責踩煞車。若長期處在緊繃狀態,恐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2. 更年期時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難以切換自如,變得遲鈍,正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好發期。
  3. 更年期就發生的病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提醒人早點學會照顧自己的身體。

我曾經為了掛到一位神經內科名醫的診,某天天還沒亮,便跑到醫院排隊。我死心塌地、痴痴的等,直到中午一點多終於見到名醫本尊。沒想到,這位名醫頭也沒抬,只冷回我一句:「想要治好你的病,只有一個辦法,請你換一顆腦袋。」1分鐘不到,名醫請我走人。 

此後,我只好求助中醫和傳統療法,一家家造訪親朋好友推薦的針灸、整骨、推拿、刮痧、電療⋯⋯,從好醫生看到怪醫生,耗盡大好光陰、散盡家財,逛醫院成了日常,病因卻始終是個懸案。 

但高自尊、高敏感如我,在看遍名醫百態和怪醫的嘴臉之後,也磨出了厚臉皮,也懂了耍無賴。逛醫院、看名醫絕對要有的心理素質就是:被凶被罵受辱不驚,被訛被詐甘心上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個中醫看了我很長一段時間卻毫無起色,某天,他頭一歪,說:「怪了,已經把所有能補氣補心的藥都給你用上了,怎麼脈象還是這麼弱?」我懂,意思也就是:「愛莫能助,你可以不用來了。」 

另一個中醫兩眼直勾勾的逼視我:「你要不要換更好的現煎中藥,但費用比較高一點。」我懂,意思是一直用健保藥,他賺不了錢。 

有個無牌但江湖傳說非常厲害的針灸大師,每次都把我痛罵一頓:「跟你說不要吃雞肉,你還吃?兩隻腳的動物都被打了一堆抗生素!你不聽話就沒救!」 

「跟你說不要吃海鮮,你還吃?在水裡的動物都太冷!你不聽話就沒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跟你說不要吃水果,太涼、太甜,你還給我吃?你不聽話就沒救!」 

「那香蕉呢?」我傻傻的追問。 

「就跟你說水果都不准碰,你還敢問香蕉?唉,我最討厭你們這種知識分子的病人,都不聽話,都沒救,我很想把你送走!」 

結果,是我先換掉這個無牌名師,因為,我很可能還沒看好病,就先餓死了。 

不肯放慢腳步,身體會忘記怎麼煞車 

終於,我不得不走進身心精神科了。因為所有找不到病因的,醫生都會歸到一個很難解釋的玄奇因素:自律神經失調。

我這才知道,自律神經有「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我因長期處在緊繃的戰鬥模式,負責踩油門的「交感神經」因而過度興奮,最終停不下來;而負責踩煞車的「副交感神經」已經習慣性失能,無法發揮平衡的功能。 

自律神經掌控全身許多臟器的運作,重度自律神經失調的我,像是線路錯亂,不斷亂傳錯誤訊息給各個臟器,導致全身不對勁,卻始終找不出病灶。 

醫生說,「更年期」是自律神經變得遲鈍的階段,這時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難以切換自如,正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好發期。 

也就是說,以前的我,天天踩著油門,捨不得煞車。結果,如今的我不踩油門,它照樣自衝。長久沒使用的煞車,它就生鏽失靈,最後當然自爆。這種突變,很容易發生在更年期。 

案情真的如此單純嗎?好吧,這一大段逛醫院之旅實在太慘烈痛苦,我甘願就此定調。 

多麼痛的領悟,健康,才是我的全部。愛拚就會贏?不!愛拚,真的不會贏。 

感謝病老前的演習 

某天,我在等待看中醫時,和一位約莫6、70歲的婦人聊起天,兩人互相取暖,叫苦連天。她一聽我才五十幾歲,便鐵口直斷說:「唉呀,你這些毛病就是更年期啦!更年期有不舒服,我覺得很好欸,這樣,你才會知道健康很重要,就會開始好好保養。不像我,更年期還壯得像頭牛,每天從早做到晚,看看我現在一身病,脊椎受傷、髖骨痛、膝蓋差,連走路都難,就是因為更年期了還不知道要保養身體。」 

原本怨天尤人的我,此刻不禁誠心誠意的謝天謝地,原本還在怪罪生病的身體毀了我的輝煌人生,現在由衷感恩它快狠準的警報。否則,在毀掉事業前,可能先毀了性命。身體啊身體,默默承受我大半輩子的折磨,卻還是慈悲的給我補救的機會。 

回想起來,這幾年身體一直找機會點化我,只是我駑鈍,收不到它用心良苦的訊號。像是,前幾年,我因為常常莫名其妙流鼻血卻置之不理,最後才檢查出鼻腔深處長了鼻腔血管瘤,連續3年動手術;某個半夜,因老媽半夜住進加護病房我徹夜未眠,才回到家就被自己紅色的尿液驚嚇,原來憋尿憋到尿道感染;還有一次拔牙後,牙齦始料未及的大腫痛,快速發炎,一直腫脹到下巴脖子,痛到太陽穴腦門,連牙醫都嚇壞了。 

那幾年,我只知道鼻痛醫鼻、牙痛醫牙,只要病症一解除,我又開始猛力戰鬥,繼續掏空身體。其實身體早已處在長期發炎的狀態,免疫功能江河日下,新陳代謝也怠速,我卻毫無留意。 

我謝謝我的身體始終不離不棄,下了「最善意的重手」,給我逼真的病老演習,終把我點醒:人生,是福也是禍,是禍也是福。 

長達3年多的人生黑暗期,我領悟到人生最幸福,只有簡單4件事:吃得下、睡得著、拉得了、笑得出來。 

真的很簡單嗎?我邊跳舞邊想,一點也不簡單。跳舞簡單多了! 

*本文摘錄自遠見天下文化《五十歲後,我出去一下

書籍簡介

《五十歲後我出去一下:不當媽媽、太太、媳婦之空巢熟女好好愛自己》

作者: 彭菊仙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02/29

作者簡介
彭菊仙

廣受父母喜愛與信任的親子作家,文風多樣,描繪親子生活時而細膩溫暖,時而幽默風趣,文章常見於網路,著有多本暢銷親子教養書:《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以上為天下文化出版)、《誰說分數不重要?》、《管教的勇氣》(以上為時報出版)等。

近來隨著孩子陸續成年,書寫主題從親子教養轉向熟齡生活。曾在陪伴3個男孩度過風暴青春期時,同時和自己難纏的更年期交戰,更罹患重度自律神經失調,才幡然覺悟愛別人愛得太用力,卻忘了愛自己;前半生過得太認真,方知放空耍廢、不勉強自己,才能在熟齡路上穩健暢行。

當一家子從「男生宿舍」演化至「男人宿舍」時,她所感受到的3倍空巢衝擊力,讓她意識到熟齡父母必須在精神上、生活上及經濟上提前練習獨立,且隨著少子化、高齡化、數位化、AI化,新時代熟齡父母的人生後半獨立之路,風貌多變且更加精采,故曾決定休筆的彭菊仙,決定從自己的「獨立宣言」再出發,繼續陪伴眾多已培養出革命情感的熟齡爸媽讀者。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2025大阪萬博會開幕!你最感興趣的亮點是?
1. 17公尺巨型鋼彈
2. 世界最大木造環形建築「大屋根環」
3. 台灣館「TECH WORLD」
4. 8大生命主題展館
5. 未來社會展區科技體驗
6. 沉靜式燈光秀、光雕秀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更年期 自律神經失調 中年 身體 生病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