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PCIT》公司營收成長,員工能力卻上不來?1個關鍵,養出學習型組織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PCIT》公司營收成長,員工能力卻上不來?1個關鍵,養出學習型組織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 創新策略

PCIT》公司營收成長,員工能力卻上不來?1個關鍵,養出學習型組織

PCIT》公司營收成長,員工能力卻上不來?1個關鍵,養出學習型組織
教育訓練成效有限,企業很難透過單次課程,提升組織同仁能力。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彭建文
彭建文專欄 2022/05/26
摘要

1.許多企業都有轉型意識,都想借助新工具、新方法,帶動組織進化。但有時錢花了,課上了,工具買了,團隊戰力卻沒有相應成長。

2.與其導入許多工具,不如將工具背後的方法論,轉換為公司內部文化,形塑公司DNA。

3.「持續改善創新」(CIT)是台積電內部一項重要文化,強調團隊合作與客戶導向,建立學習型組織。

這幾年,認識了一些董事長與總經理,在跟他們聊天的過程中,發現這些公司目前都遇到一個共同問題:公司訂單能見度很高,未來幾年成長速度加快,但公司同仁的能力卻沒有相應提升,組織能力隨之停滯。因此,就算訂單不斷進來,公司也無法消化,看得到,吃不到。

其中一間公司的執行長,恰好看過我的上一本著作《思維的良率》,這家公司也做了功課,知道我的團隊專長於問題分析與解決、持續改善文化。他來找我聊,我便跟他分享了2個小故事。

案例一:1年開4梯課程,同仁卻「學完就忘」

A企業找我去上「問題分析與解決PJ法」課程,他們的目的,是希望藉由1天7小時的課程,協助同仁認識問題分析與解決的方法與工具,期待同仁能夠應用這些方法,解決工作問題。由於A公司規模蠻大,每年大概會開4個梯次,我們也合作了好幾年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大家可以想看看,這樣子的公司,上過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課程後,後果會變成怎麼樣?

他們上完課後,前幾天還記得課程所教的方法,過了幾個禮拜,大部分同仁就忘了。當要解決工作問題時,還是回到過去經驗,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只有少數同仁,會持續將課程所學工具運用到工作上。

另外,公司承辦教育訓練的單位,依然還是每年繼續開這樣子的課程,因為每年還是有一些同仁沒有上過此課程。

案例二:建構學習型組織文化

B公司的執行長,早早體認到組織能力與訂單量能的落差。這家公司也非常重視教育訓練。不過內部主管一致認同,課程有其極限,他們希望能找到顧問,實際提升公司同仁的解決問題能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幾年前,我們開始跟B公司合作。B公司不只是導入方法或工具,而是選擇建構一個持續改善的文化。讓這些所謂的方法跟工具,能在公司內部生根,形成學習型的組織文化。

後來,我們在B公司導入持續改善創新(PCIT)的文化,花了幾年的時間來輔導陪伴這家公司。部門主管也說,公司的文化太樸實了,引入新文化,讓大家願意挑戰不容易走的路,這是很大的改變,現在看起來,PCIT是公司重要資產。

PCIT為B公司帶來3項效益:

1.導入工具與方法:協助建立問題分析與解決的方法論,在解決問題時統一語言。

2.人才培育:培養輔導員、內部講師、具領導能力的小組長。

輔導員及內部講師,都是未來公司堅強的中階幹部,因此強化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是很好的養才過程。而小組長與一般組員,現在加入PCIT,則會變成主管認同的人才養成班。

3.文化形塑:PCIT強調團隊合作及顧客導向。

B公司本就凝聚力強,只是內部溝通太過平和,缺乏連結性目標,加入PCIT後,團隊合作有共同且具挑戰性的目標,得以讓跨單位合作創造綜效。

此外,PCIT要求團隊以顧客角度為出發點,思考如何在各種改善專案題目上,創造顧客滿意度,以致於創造營收及品牌效益。這樣的高度,和過去以部門改善為出發點的邏輯,大不相同。

導入同樣的工具,做出不同的結果

這幾年,我也看到很多公司,把8D問題解決法(8D report),單純當作一個report,就是來應付客戶的一個報告,而會寫8D report的人,公司內也只有少少幾人。但8D report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邏輯方法,甚至在台積電內部,被當作一種企業文化的養成,也就是持續改善、不斷進步的精神。

很多東西,企業都有在做,但是思維不同,方向就不同,做出來的東西就不太一樣。以上2個企業的故事,那位執行長聽完之後,他的內心已經有答案了。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您認為你的企業迫切的永續轉型項目是什麼?
報名2024碳競爭力高峰會,了解企業減碳進入深水區,面對供應鏈淨零轉型,大廠已開始進行「1+N」合作形式,哪些永續轉型是企業最缺乏的?
1.排放量數據的收集和追蹤成本過高
25%
2.缺乏清晰的減碳指引與標準
18%
3.自身員工缺乏永續意識及認同
18%
4.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減碳法規與政策
39%
問題解決 企業 方法 轉型 持續創新 PCIT 工具
彭建文專欄
彭建文專欄
彭建文
展開箭頭

前台積電營運效率部門主管、斬獲「台積師鐸獎、卓越工程師獎」等殊榮經歷,受兩岸超過300個企業請託:協助企業轉型、微型輔導。

目前為「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整合台積電出身的講師群,以台積電精神DNA輔導各領域的企業再造巔峰。

20年輔導企業經歷集大成,融合台積電成功經驗、創新商業策略工具、兩岸輔導實務三大核心,獨家創辦PJ法,即《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方法論。品碩創新授課輔導項目:問題分析與決策、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BPR流程改善與創新、教練式領導、組織變革、持續改善,以及PJ法線上課。

→ FB粉絲團:PJ法創辦人彭建文-問題分析與決策
→ Podcast節目:職場冰淇淋(每周五07:30新節目上線)
→ 品碩創新FB粉絲團:品碩創新管理顧問
→ 商管書籍著作:《思維的製程》《思維的良率》、《PJ法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