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會計侵占1.5億元,四年來全公司沒人知道?專家揭秘3種治理盲點,教你打造企業防弊好體質!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會計侵占1.5億元,四年來全公司沒人知道?專家揭秘3種治理盲點,教你打造企業防弊好體質!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會計侵占1.5億元,四年來全公司沒人知道?專家揭秘3種治理盲點,教你打造企業防弊好體質!

會計侵占1.5億元,四年來全公司沒人知道?專家揭秘3種治理盲點,教你打造企業防弊好體質!
(來源:shutterstock)
撰文者:高智敏
商周讀書會 2020/09/11
摘要

1.舞弊稽核師協會,已把常見的職場舞弊歸納為三大類型:資產挪用、貪腐和財報不實。
2.現金的挪用依照被盜取的時間點、方式、公司帳務紀錄與否,又分為「還沒記錄在公司帳上前就被拿走」、「已記錄在公司帳上後才被拿走」以及「虛報公帳」三種。

這些新官員剛剛受到拔擢任用的時候,每個都忠誠又堅持原則。沒想到當官久了,全變得奸詐貪婪(原文:豈期擢用之時,並效忠貞。任用既久,俱系奸貪)。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

職場是充滿經濟活動的場域,錢財隨時在我們周圍流動,或是換個角度看,我們都在不屬於自己的財富裡穿梭著。即使資訊系統開始逐漸取代部分人類的工作,但仍有許多重要的管理決策需要人來介入。金錢致命的誘惑,加上容許主觀判斷的模糊空間,導致權力越大、掌握利益越多的人,面臨越艱難的考驗。很可惜的是,最後戰勝的往往都不是人的定力,也不是道德操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既然職場布滿了極具誘惑的陷阱,那我們就來看看現代版的「俱系奸貪」有哪些面貌。

舞弊稽核師協會,已把常見的職場舞弊歸納為三大類型,每大類底下又延伸出更多、更詳盡的細部分類,因此有個很傳神的名稱─舞弊樹(fraud tree),而這棵樹也確實是了解職場舞弊的最佳起點。

這三大類型分別為資產挪用(asset misappropriation,拿公司文具回家即屬此類)、貪腐(corruption,像是廠商送來裝滿現金的水果禮盒)和財報不實(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老闆指示營收數字從後面加幾個0的那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常發生的資產挪用

首先,資產挪用是指挪用有經濟價值的東西,像是白花花的現金,以及不是金錢但能變現的東西,比如存貨或其他有價資產。

現金的挪用,可以依照被盜取的時間點、方式、公司帳務紀錄與否,分為「還沒記錄在公司帳上前就被拿走」(簡稱「之前」)、「已記錄在公司帳上後才被拿走」(簡稱「之後」)以及「虛報公帳」三種。

什麼是「之前」被挪用?某家鍋貼連鎖店遭員工侵占營收的案例中,正常情況是客人買10個鍋貼結帳時,員工會把10個鍋貼的錢放入收銀機,然後印出總金額為10個鍋貼的發票,這樣公司帳務上就記錄了10個鍋貼的收入,實際的營收金額和收銀機所記錄的應有金額是一致的。而林姓員工結帳時收了10個鍋貼的錢後,發票上卻只打9個鍋貼,放進收銀機的錢也只有9個,好讓實際營收與收銀機的紀錄一致,而剩下那1個鍋貼的錢就放進自己口袋。由於這個鍋貼的錢還沒被記錄在公司帳務上就被侵吞了,因此屬於「之前」挪用。

林姓員工一個一個鍋貼的A 錢,三個月下來總共私吞了3 萬9 千多元,雖然因為金額小很難從帳務上發現,但是這種手法會讓結帳動作變得很不自然,因為每結一次帳還得另外把鍋貼錢放到自己口袋,讓同事開始起疑,調了監視器一看才真相大白。

至於「之後」被挪用就比較常見。比方說,銀行為了作業和點鈔便利,大多會將100張同面額的鈔票以綁鈔帶紮妥,稱為「一紮」,10紮再用麻繩綁在一起成為「一捆」(1,000張)。某銀行趙姓櫃員在分行擔任俗稱「大出納」的角色,負責每日下班前入庫金額的清點業務。他發現主管只粗略盤點「捆」數對不對,並沒有細數每捆內是不是都有10紮,因此就利用這項漏洞每日偷偷抽出幾「紮」千元鈔票,不到一年就拿走約2,000萬元。這些被侵占的好幾「紮」鈔票, 早已被記錄在每日的銀行帳上,屬於銀行的資產,但實際上卻已從金庫消失,是標準的「之後」挪用。

「之前」挪用要偵測比較困難,畢竟帳務上本來就沒有這筆錢,很難知道有一筆錢被拿走了;而「之後」挪用則因為帳務上早有這筆紀錄,只要細心核對就能發現金額短少。

而現金挪用的第三種「虛報公帳」,則是利用各種名目讓公司付出不該支付的錢,像是利用公款請親友吃飯、透過幽靈員工詐領薪資、謊報差旅費、盜用支票等皆是。台北市砂石公司一名闕姓女會計,除了長相清秀、語調輕柔外,專業能力深受老闆信賴,因此也幫忙保管老闆及公司的印章。不料,闕女拿到公司準備支付給外部廠商的支票時,就將支票上的付款對象改為自己、小孩或男友,從2012年開始至2016年,陸續侵占公司近1.5億元的款項。

以上是現金遭挪用的例子,至於會被挪用的存貨,在舞弊犯考量成功率與投報率的狀況下,大多屬於體積小且高單價的物品,例如:電子產品、貴重金屬等。某3C通路的宋姓男員工持iPhone所在倉庫的鑰匙,直接取走11支iPhone 7、22支iPhone 7 Plus,再登入庫存管理系統,記錄出貨33支。除了變賣這33支iPhone的所得外,還額外拿到3,000多元的銷售獎金。最後,還是店長盤點庫存後才發現他的侵占行徑。

對於有價資產來說,「挪用」則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第一種是將資產據為己有。在「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擔任志工的冷姓男子,因股票投資失利,動起愛心捐款箱的腦筋,私自拿走了7,000多張的公益發票自行兌獎,不僅4,000元的四獎中到沒感覺(237次),還曾中過頭獎,這叫我們這些連200元都沒中過幾次的老百姓情何以堪!

第二種則是公器私用。政府單位的局處長,因公外出接洽業務時,是可以安排「單位公務車」司機負責接送的,但是南投縣政府某局處長,連上下班都要求司機用公務車接送。司機得因此申請加班,又得多耗費油錢,這些額外的成本都由納稅人埋單,可以視為變相的資源侵占。

有價資產也不一定要有形,無形的智慧財產通常價更高。某日本工具製造商陸籍申姓員工,將生產汽車零組件的機械設計圖和說明書等100份以上資料複製到隨身碟。雖然被捕時聲稱是為了「學習」,但警方發現他早已在社群網站上發訊息給友人表示:「營業機密資料已經到手。」

(摘自《財星500大企業稽核師的舞弊現形課》👉購書去

追蹤本書作者、書籍最新動態,歡迎加入官方粉絲頁!

【商業周刊圖書】官方粉絲頁

名人書單、商管心法、高效成長、趨勢新知、精選書摘,所有商業周刊新書資訊、限時優惠都在這!閱讀,讓你看見台灣,掌握世界大未來。

立即加入官方粉絲頁:商周讀書會
看更多書摘:商周讀書會專欄

書籍簡介_財星500大企業稽核師的舞弊現形課

財星500大企業稽核師的舞弊現形課:行賄、挪用、掏空、假帳,直搗企業治理漏洞,掃除財務地雷

作者:高智敏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0/08/20

28堂課揪出蠶食公司利益的黑手,協助辨識值得投資的好公司!👉立即購書

作者簡介

高智敏

畢業於國立嘉義大學企業管理系、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擁有舞弊防治專業界最難拿到的國際級黃金證照──舞弊稽核師證照(全台目前取得這項證照的人數不超過兩位數)。現任《財星》500 大公司駐美內部稽核經理,協助進行舞弊調查、偵測與預防等工作。閒暇之餘亦於部落格發布平台「Medium」撰寫舞弊相關的電子刊物「破弊修煉手冊」,並在電腦稽核協會、台灣舞弊防治與鑑識協會、證券公會、金融研訓院等專業組織講授防弊課程,也應教授之邀到臺灣大學、政治大學和成功大學等學校穿插幾堂舞弊調查與鑑識會計的課程。

除舞弊稽核證照外,亦擁有資訊管理、人工智慧、舞弊稽核、內部稽核、洗錢防制等專業證照。過去在日商擔任資訊人員,也於四大之一的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擔任顧問,輔導的專案涵蓋內部控制強化、企業流程再造、數據分析、資訊安全、企業全面風險評估、弊案調查等,輔導的客戶類型多元,包含金融、電信、製造、零售、生技醫療等產業。

於舞弊防治團隊服務五年期間,接觸的弊案包含牽扯中國國企的上億詐貸案、知名日商財報舞弊案、上市公司近七千萬的薪資詐領案、資深女會計掏空上千萬的旅行社弊案、農產品公司的採購弊案;合作交手的對象,不僅是氣噗噗的老闆、賺很大的律師、霸氣的檢察官、不願立案的公安,面對狡猾的舞弊犯、惡言相向的供應商更是家常便飯。

責任編輯:林采怜
核稿編輯:張勝宗

資產 侵占 虛報公帳 弊案 舞弊
商周讀書會
商周讀書會
商業周刊出版部
展開箭頭

「商周讀書會」集結《商業周刊》出版的精選書摘。歡迎加入FB粉絲團商周讀書會商周閱讀網,精彩好書不錯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